高人心不负幽期,小结华轩要煮诗。
梦熟池塘春晚后,酒醒窗户月来时。
大羹不和杯中味,独茧长缫瓮里丝。
谁谓灞桥吟更苦,蹇驴风雪夜归迟。

题煮诗轩

高人心不负幽期,小结华轩要煮诗。

梦熟池塘春晚后,酒醒窗户月来时。

大羹不和杯中味,独茧长缫瓮里丝。

谁谓灞桥吟更苦,蹇驴风雪夜归迟。

注释:

  1. “高心”句:诗人自诩其志趣高雅,不为俗物所累。“不负幽期”,指自己不辜负幽雅的约会。“小结华轩”,即收拾华美的车轩,这里指收拾行装,准备上路。“煮诗”,指煮茶以待客,是文人雅事。此两句意谓:我心志不俗,不会辜负幽雅的约会,收拾行装准备上路,煮茶以待朋友到来。
  2. “梦熟”句:梦到春天已过,池塘里的荷花盛开,诗人醒来,看到窗外的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梦熟”指梦到春天已过,“春后”指春天过后,“池上”泛指池塘上,“晚”则是指夜晚。这几句意谓:诗人在梦中想到春天过后,池塘里的荷花盛开,醒来时看到窗外的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
  3. “大羹”句:比喻诗人的诗作如清汤一般纯净无杂。“大羹”,指最纯正、最高级的烹调方法,“大羹不和”,意为最纯正、最高级的烹调方法,与杯中的浊水不相融合。“独茧”,指蚕蛹,“独茧长缫”,意谓只有独自的蚕蛹才能长出丝绸。这几句意谓:诗人的诗作像最纯正、最高级的烹调方法一样纯净无杂;而只有独自的蚕蛹才能长出美丽的丝绸。
  4. “谁谓”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说:“谁以为灞桥边吟咏更加辛苦?”“谁谓”,即谁以为,“谓”译为“说”,“灞桥”指灞桥附近,是古代送别之地。这两句意谓:谁会以为在灞桥边吟咏更加辛苦?“蹇驴”,跛脚的驴,这里用来代指诗人。“风雪夜归迟”,意谓在风雪天气下行走艰难,晚上归来的时间较晚。这几句意谓:谁会以为在灞桥边吟咏更加辛苦?而我这只蹇驴在风雪天气下行走艰难,晚上回来的时间较晚。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相邀赴宴的期待,后四句写宴席上的情景,并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首联“高心不负幽期,小结华轩要煮诗。”写诗人对友人相邀赴约的期待。“高心”句,点明此次赴约的目的,即“煮诗”。“不负幽期”,意指自己不会辜负与友的约定。“小结华轩”,即收拾华美的车轩,这里指收拾行装,准备上路。“煮诗”,指煮茶以待客,是文人间的一种雅好。此联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期待之情。
    颔联“梦熟池塘春晚后,酒醒窗户月来时。”写诗人入梦后的情景及醒来时的感受。“梦熟池塘春晚后”,写诗人入梦后的情景,梦中的池塘已是春天过后,花开满塘,而此时窗外明月当空照耀,故称之“春晚”。而诗人因梦而醉,醒来后看到窗外的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酒醒窗户月来时”,写诗人酒醒后的感受,他感到窗外的月亮已经升起,所以醒来后感到有点冷。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梦中所见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颈联“大羹不和杯中味,独茧长缫瓮里丝。”写诗人对酒的品味和感受。“大羹”指最纯正、最高级的烹调方法,“大羹不和”,意为最纯正、最高级的烹调方法,与杯中的浊水不相融合。“长缫”,即长时间地缫制丝线,比喻诗人在漫长的时间中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独茧长缫瓮里丝”,意谓只有独自的蚕蛹才能长出美丽的丝绸。这两句写诗人对酒的品味和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尾联“谁谓灞桥吟更苦,蹇驴风雪夜归迟。”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行程的担忧。“谁谓灞桥吟更苦?”意谓谁会以为在灞桥边吟咏更加辛苦?“蹇驴”,跛脚的驴,这里用来代指诗人。“风雪夜归迟”,意谓在风雪天气下行走艰难,晚上回来的时间较晚。这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行程的担忧。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相邀赴约的期待、赴约时的情景以及宴席上的种种感受等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