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根斸得换枯藤,点破峨嵋六月冰。
深伴团瓢依曲盝,扶看瀑布上崚嶒。
烟霞拂拭交湘客,风雨飞来寄岳僧。
宜近石头听说法,捧持童子发鬅鬙。

【注释】

峨嵋山:在四川成都西,峨眉山在山上。筇竹:一种竹,有节,可做杖用。

斸:挖掘、刨挖。

团瓢:盛酒器。

曲盝(lù):古代的箱子。

鬅鬙:头发蓬松貌。

石头:地名,在今四川新繁县东。

说法:佛教语,说法。

【赏析】

《峨嵋山僧寄筇竹杖同赋》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峨眉山与和尚为伴,同游山寺,同咏竹子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入声的陌韵。

前两句写自己与僧人同游,同咏竹子。“霜根”二句,是说自己和僧人一起攀上山顶,看见那挺拔而高耸入云的竹子像被寒霜所摧,枯藤也由翠绿变为干枯,这是多么奇异的景象!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霜根”比作“枯藤”,使竹子仿佛成了一位傲骨嶙峋的老人。“点破”句,是说自己看到这奇特的景象后,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妙和神奇。“深伴”句,是说自己随着山峰蜿蜒曲折地走下去,好像跟团瓢依偎在一起;“扶看”句,是说自己站在高处向下俯瞰,只见瀑布像剑峰一样矗立在山腰,令人感到十分惊竦。“烟霞拂拭交湘客”,“风雨飞来寄岳僧”,都是写自己看到这些景象时的感受。最后两句,是说自己想到离此不远的石头寺去听听和尚讲经说法,但不知如何走才好。“宜近”二句,是说既然石头寺离这里有这么近,不如就到那里去听和尚讲经说法吧。“捧持童子发鬅鬙”,意思是说,我也要像那个小和尚一样,头上还留着短发。

这首诗的大意是:作者与僧人一道登上峨嵋山,一路上看到许多奇花异草,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他既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又赞美了那些不屈不挠、刚毅顽强、坚贞不屈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