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龙
篻竹坡 此句为诗的首句,点明题意。篻竹坡:位于山腰之上的竹林坡。 此地幽清故筑居,卷帘终日兴萧疏。 此处环境幽静清新,因此我在此筑了小屋居住下来。整日卷起窗帘欣赏着窗外的萧瑟秋色。 住山不觉三冬尽,采笋偏宜二月初。 住在这里,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转眼间已经过了三个冬天。而到了二月,正是采摘笋的最佳时节。 雪竹尚堪迟旧社,石田端为养闲锄。 雪花飘落的竹子仍然适合举行旧时的聚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海螺峰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在山顶上的所见所闻。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临崖尽讶路如悬,才入关门气象全。 “临崖尽讶路如悬”是说诗人站在悬崖边上,看着眼前的道路仿佛悬挂在空中,感到非常惊讶。而“才入关门气象全”则表达了诗人进入山门后,眼前的景象突然变得壮观起来。 拾栗遍分持草士,看梅忽遇散花天。 “拾栗遍分持草士”是说诗人在山上找到了一些栗子
诗句原文:刺桐花落翠华翘,天乐犹传下九霄。想得芙蓉开水驿,自多龙象渡仙桥。树中楼阁藏烟雨,镜里帆樯阻暮潮。千古挥弦何日再,月明江上听吹箫。 译文: 1. 刺桐花开时,花瓣落下犹如碧绿色的华盖,天乐之声仍然传遍天际,直冲云霄。每当看到如此美景,心中无不感慨万分,仿佛回到了当年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2. 想起曾经在水边驿站的芙蓉花旁,我们曾共同度过那些宁静而美好的时光,那时我们相互陪伴
紫玉台 崇台苍翠映晴空,好鸟窥人啄落红。 紫玉松篁疑画里,别传山水占南中。 拥云坐上三竿日,乘月行吟万壑风。 胜概尽归襟带下,登临一会许谁同。 注释: 1. 紫玉台:指一种美丽的建筑。 2. 崇台:高耸的楼阁。苍翠:形容树木苍绿茂盛。映晴空:映射在晴朗的天空中。 3. 好鸟:美丽的鸟儿。窥人啄落红:小鸟好奇地观看人间的景色,啄食落下的花瓣。 4. 紫玉松篁:紫色的竹木,比喻美丽而高贵的事物
【注释】 峨嵋山:在四川成都西,峨眉山在山上。筇竹:一种竹,有节,可做杖用。 斸:挖掘、刨挖。 团瓢:盛酒器。 曲盝(lù):古代的箱子。 鬅鬙:头发蓬松貌。 石头:地名,在今四川新繁县东。 说法:佛教语,说法。 【赏析】 《峨嵋山僧寄筇竹杖同赋》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峨眉山与和尚为伴,同游山寺,同咏竹子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入声的陌韵。 前两句写自己与僧人同游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峰的诗歌,通过对山峰的形象和特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荡汉摩云接上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座山峰如同一道巨大的屏障,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们无法直视其顶部。这里的“荡”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气势,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而“摩云”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高耸入云,给人以震撼。 “须弥何事独称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座山峰在众多山峰中显得格外突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龙王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一阁凌空下有泉,高盘长卧足忘年。 - 释义:一座高楼耸立于空中,下方有清澈的泉水流淌。它像一只巨大的乌龟那样悠闲地躺在那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 注释:龙王阁,位于某处(具体地点不明),是一座建筑。"一阁凌空"描绘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结构特点。"下有泉"暗示了这个建筑与水有关,可能是一个园林或花园中的景点
注释: 1. 下山分手即乘船,归去春雷振法筵。 - "下山分手":指送别的情景。 - "即乘船":表示立即出发。 - "归去":返回去,意味着返回寺庙。 - "春雷振法筵":春天的雷声如同在寺庙里振响,形容佛法庄严、神圣。 2. 一象自奔员峤月,双雕曾运海螺天。 - "一象":指大象,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力量。 - "自奔":自己奔驰。 - "员峤":神话中的山峰,位于南海中。 - "月":月亮
晚步松岭 懒慢山翁无定禅,放情幽处一盘旋。 晚钟始度疏林外,霜月微升碧嶂边。 归鸟避人过远树,侍童改火汲新泉。 扶筇独倚松屏望,石屋柴门锁暮烟。 注释: 懒慢山翁无定禅:形容山中的僧人生活悠闲自在,没有固定的生活习惯。 放情幽处一盘旋:在幽静的地方尽情地游玩和欣赏风景。 晚钟始度疏林外:晚上的钟声从稀疏的树林中传出。 霜月微升碧嶂边:月亮在山峰上微微升起,周围是一片青翠的山景。 归鸟避人过远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山居杂咏》。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万籁此中寂,吾心自杳冥。 - “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此中”表示在这安静的环境里。 - “寂”表示寂静,没有声响。 - “杳冥”意味着深远、模糊不清。 - 整体意思是:在这个静谧的环境中,所有的声响都消失了,我的心境也变得深远而模糊了。 2. 窗临流水远,榻对乱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