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分手即乘船,归去春雷振法筵。
一象自奔员峤月,双雕曾运海螺天。
云垂大海蕤千朵,月落同风印大川。
从此野干应避路,堂堂直辟洞宗禅。

注释:

  1. 下山分手即乘船,归去春雷振法筵。
  • “下山分手”:指送别的情景。
  • “即乘船”:表示立即出发。
  • “归去”:返回去,意味着返回寺庙。
  • “春雷振法筵”:春天的雷声如同在寺庙里振响,形容佛法庄严、神圣。
  1. 一象自奔员峤月,双雕曾运海螺天。
  • “一象”:指大象,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力量。
  • “自奔”:自己奔驰。
  • “员峤”:神话中的山峰,位于南海中。
  • “月”:月亮,这里比喻佛法的明净。
  • “双雕”:双鹰飞翔,象征佛法无边无际。
  • “曾运”:曾经运转。
  • “海螺”:大海中的贝壳。
  • “天”:天空。
  1. 云垂大海蕤千朵,月落同风印大川。
  • “云垂”:形容云彩低垂。
  • “大海蕤千朵”:大海上有千万朵云彩。
  • “月落同风印大川”:月亮落下时,风将印迹留在了江河中。
  1. 从此野干应避路,堂堂直辟洞宗禅。
  • “野干”:野草的茎。
  • “应避路”:应该避开这条路。
  • “堂堂直辟”:堂堂正正地走正道。
  • “洞宗禅”:禅宗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了一位名叫仞千大师的人,他回到了自己的寺庙中。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和心情,以及对佛法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首句“下山分手即乘船”描绘了诗人与仞千大师分别的场景,下山后立即乘船离去,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次句“归去春雷振法筵”,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庄严和神圣,春雷之声如同在寺庙里振响,象征着佛法的威仪和力量。接着,第三句“一象自奔员峤月,双雕曾运海螺天”,以大象和双雕的形象来比喻佛法的力量和无边无际。最后一句“云垂大海蕤千朵,月落同风印大川”,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云彩和月亮都映衬着大海和江河,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佛法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领悟,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