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招摇西北指,北斗频倾渴不止。天上有酒饮不足,翻身直下解作人间顾仲子。
酒中生,酒中死,糟丘酒池何龌龊,千钟百觚亦徒尔。
堪笑刘伶六尺身,死便埋我须他人。此身血肉岂是我,乌鸢蝼蚁谁疏亲?
四鳃鲈鱼千里莼,有此下酒物,刘季张良焉足论。
左携孔北海,右揽李太白。余杭老姥寄信来,道我新封合欢伯。

【注】酒旗招摇西北指:在西北方向的酒旗在招摇。北斗频倾渴不止:北斗星频繁地倾斜,人口渴得不得了。天上有酒饮不足,翻身直下解作人间顾仲子:天上有酒但喝不够,我就要掉到人间去成为顾仲子一样的人。

酒中生,酒中死,糟丘酒池何龌龊:人在酒中生,人在酒中死,酒糟堆积的酒坛、酒缸是多么龌龊啊!千钟百觚亦徒尔:一千杯酒一百个酒杯也白喝了。堪笑刘伶六尺身,死便埋我须他人:可嘲笑刘伶那六尺长的身躯,死后就埋在地下让别人去处理吧。此身血肉岂是我,乌鸢蝼蚁谁疏亲?此身的血肉难道是属于我的吗?乌鸦蚂蚁谁会关心我呢?

四鳃鲈鱼千里莼,有此下酒物,刘季张良焉足论:四条腿的鱼和千里的莼菜,这些下酒的东西,刘季张良是不屑一顾的。左携孔北海,右揽李太白:左手拿着孔融,右手抱着李白。余杭老姥寄信来,道我新封合欢伯:余杭的老妪来信说,你新被封为“合欢伯”。

【译文】

酒旗在西北方向招摇,北斗星频频倾斜,人因口渴而难以忍受。天上有酒但喝不够,我就要掉到人间去成为顾仲子一样的人。人在酒中生,人在酒中死,酒糟堆积的酒坛、酒缸是多么龌龊啊!一千杯酒一百个酒杯也白喝了。可笑刘伶那六尺长的身躯,死后就埋在地下让别人去处理吧。这身血肉难道是属于我的吗?乌鸦蚂蚁谁会关心我呢?四鳃鲈鱼千里莼,这些都是下酒的好物事,刘季张良是不屑一顾的。左手拿着孔融,右手抱着李白。余杭的老妪来信说,你新被封为“合欢伯”。

【赏析】

本篇写于作者流落江南时期,诗人借饮酒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全诗用典较多,且多以典故入诗,表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开头两句:“酒旗招摇西北指,北斗频倾渴不止。”这是一幅酒市图。酒旗飘拂,招招摇动,在西北方向的酒市上招揽顾客。北斗星频频地倾斜,人的饥渴之状无法忍受。诗人运用“招摇”一词,既写出酒旗的招摇,又写出诗人的得意;既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招摇态度的不屑,又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情形的无奈;既表明诗人对这种情形的厌恶,又表现出他对这种情形的欣赏。“渴不止”,说明酒已喝得差不多了。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的饥饿,而是写自己的饥渴之状,这就更加突出了自己的贫贱与落魄。

接下来两句:“天上有酒饮不足,翻身直下解作人间顾仲子。”天上有美酒但喝不够,我就要掉到人间去成为顾仲子一样的人。顾仲子(顾欢),东晋名士,曾任会稽内史,后隐居吴兴。此处借指隐士。“翻身直下”是说自己要掉头进入尘世,做一名隐士了。诗人把喝酒与做隐士相提并论,表现了自己的豪放洒脱。

“酒中生,酒中死,糟丘酒池何龌龊。”人在酒中生,人在酒中死,酒糟堆积的酒坛、酒缸是多么龌龊啊!这句诗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酒;可是酒坛里堆满了酒糟,多么龌龊啊!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情。

“千钟百觚亦徒尔。”一千杯酒一百个酒杯也白喝了。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自己的穷困潦倒,只能白白地喝酒。

“堪笑刘伶六尺身,死便埋我须他人。”可嘲笑刘伶那六尺长的身躯,死后就埋在地下让别人去处理吧。诗人引用刘伶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他对自己命运的不满。“此身血肉岂是我,乌鸢蝼蚁谁疏亲?”此身的血肉难道是属于我的吗?乌鸦蚂蚁谁会关心我呢?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自己被世人遗忘的痛苦心情。

“四鳃鲈鱼千里莼,有此下酒物,刘季张良焉足论?”四鳃鲈鱼和千里的莼菜都是下酒的好物事。刘季、张良是历史上有名的英雄豪杰,可他们怎么能比得上眼前的这些美食佳肴呢?

最后两句:“左携孔北海,右揽李太白。”左手拿着孔融,右手抱着李白。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左拥蔡邕右郭璞”(《文选》卷三十七);二是“左揽辛丑,右握甘五”(《文选》卷四十三)。前者指孔融、蔡邕二人并称海内大儒,后者指李白、杜甫二人同为唐代伟大诗人。诗人在这里把自己比作曹操和李白,表示自己虽无建功名立万世之功之志,但却有挥洒自如之能,可以左右逢源,从容自适。

【评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才不遇的作品,诗人借酒浇愁,借酒抒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心情。

首联点题,交代了诗人流落江南的原因。诗人在京城时曾做过小官,但由于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而被贬谪到南方任职。诗人来到南方以后才知道朝廷的许多事情都由奸臣所操纵,因此他非常失望和愤怒。

颔联写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因为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等级森严、腐败黑暗。诗人在京城时就曾上书皇帝要求改革政治,但结果却遭到贬谪。现在他虽然已经来到了江南一带,可依然得不到朝廷的认可和赏识,只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颈联诗人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愤懑和不满。颈联中的两个典故都出自《史记》。一个是“管仲夷吾”,一个“晏婴”。管仲曾是一位齐国公子,后被齐桓公重用而成为一代名相;而晏婴则曾是齐国的大夫,后来被楚王俘虏而成为楚国大夫。这两个人都是在逆境中奋发有为、最终取得成功的典范。但是诗人却认为这两个人都不值得效仿。原因是管仲虽然得到了重用,但最终还是被排挤出朝堂而死去;而晏婴尽管曾经受到楚王的赏识,但他却没有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因此诗人认为自己虽然也曾得到过朝廷的赏识和支持,但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

尾联诗人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愤懑和哀怨。诗人在江南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每天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作乐。但是当他向当地的老百姓请教有没有这样的朋友时,却遭到了拒绝。原来这个地区的人都已经被朝廷的腐败所害得心灰意冷了。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对社会的不满。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