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平林一径虚,鹿麋相伴独吟徐。
清泠远水归寒涧,苍翠群峰入小庐。
地僻经秋人迹绝,天寒昨夜雁声初。
疏篱开尽重阳菊,不见支公半载馀。

暮秋寄光半师

摇落平林一径虚,鹿麋相伴独吟徐。

清泠远水归寒涧,苍翠群峰入小庐。

地僻经秋人迹绝,天寒昨夜雁声初。

疏篱开尽重阳菊,不见支公半载馀。

注释:

  • 摇落平林一径虚:树木在秋风中摇曳落下,平地上的小路显得空旷而寂静。
  • 鹿麋相伴独吟徐:只有鹿和麋鹿陪伴着我,我独自吟诵着诗歌。
  • 清泠远水归寒涧:清澈见底的水流向寒冷的山涧流淌。
  • 苍翠群峰入小庐:苍翠的山峰映入小屋,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地僻经秋人迹绝:这个地方偏僻,经过秋天之后人们足迹罕至。
  • 天寒昨夜雁声初:天气寒冷,昨晚听到大雁的叫声。
  • 疏篱开尽重阳菊:稀疏的篱笆里盛开着重阳节的菊花。
  • 不见支公半载馀:再也见不到支遁已经半年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写景,通过“摇落”和“鹿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寂而宁静的氛围。第二句则转向人的感受,诗人在这片静谧的环境中,独自吟诗,流露出孤独而又自得其乐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第三四两句通过对远水、冷涧和山峰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清冷幽深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和神秘。最后两句则转入人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偏远之地的向往之情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