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孤山多逸兴,何如此夕最堪思。
板桥霜滑花开后,茅屋灯残月上时。
独放狂歌怜好景,谁将幽梦破空枝。
寒岩雪夜须珍重,云外孤踪未易期。

【诗句释义】

  1. 一自孤山多逸兴,何如此夕最堪思。
    注释:自从在孤山上多有逸兴以来,这一天晚上我最思念他。
    赏析:诗人以“自”字开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孤山多逸兴,说明诗人对孤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何如此夕最堪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天晚上的特别怀念。
  2. 板桥霜滑花开后,茅屋灯残月上时。
    注释:板桥的霜已经结了,梅花盛开之后,茅屋里的灯火已经熄灭,月亮已经升起。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霜滑梅花,意味着冬日的寒冷;茅屋灯残,则展现了宁静的氛围;而月上时分,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整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喜爱和留恋。
  3. 独放狂歌怜好景,谁将幽梦破空枝。
    注释:我独自放声高歌,怜惜美好的景色,是谁将我的幽梦打破了,打破了那空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独自放声高歌,是为了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怜惜;而幽梦被打破,则是因为有人闯入了他的世界,破坏了他的宁静。诗人用“独放狂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豪放与不羁,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而“谁将幽梦破空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4. 寒岩雪夜须珍重,云外孤踪未易期。
    注释:在寒冷的岩石上度过雪夜,必须珍惜时光;云外孤独的身影尚未能预见。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在寒冷的岩石上度过雪夜,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云外孤踪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希望在云外能找到自己的踪迹,但又担心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整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未来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