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
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
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上片写诗人送允执上人归扬州的情景;下片写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和祝愿。
“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首句写景,用“历历”写出秋山的明净秀美,“满眼清”则突出了秋山之高远。第二句写送别之情。“维扬”是今扬州市,这里借指扬州。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意溢于言表,“羡”字点明送别的原因——千里迢迢的行程。
“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第三、四句写送别时诗人与友同行的情景。“野行”即郊游,“觅句”即寻思佳句,暗喻友情。“旅宿”即住宿,“安禅”即静坐打坐念佛,暗喻友情。这两句诗中“流水”、“月明”是送别的景物,但它们不是直接描写景物,而是用来衬托人物的心情。“随流水”是写诗人在友人的陪同下,像鱼儿一样随着江水漂游,既轻松又愉快,表现出一种超脱俗世的情怀;“对月明”则是写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静静地坐着打坐念佛,月光映照在身上,更显得宁静、安详,表现出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两句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第五、六句写送别之际所遇到的一些景色,进一步衬托出离别之情。“驿路菊黄”,说明已经过了秋季,菊花盛开,颜色鲜艳如黄。而秋天也是霜降的季节,此时正值深秋,霜气渐重。这两句诗以季节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的画面:驿路上的菊花正开得艳丽,然而霜气渐浓;长江两岸的枫树也到了落叶的时候,几只大雁正在天空中飞翔。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庐峰旧有他年约,莫便桥西遂隐名。”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祝愿。“庐峰旧有”指的是诗人曾经和友人约定一起隐居于庐山(庐峰)的某个地方。“他年约”指的是过去的约定。“莫便桥西”中的“便桥”是指古代的石桥,位于庐江县南面。这里的“桥西”是指庐江县城东面的一个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友人不要急于离开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有你们以前共同约定的地方。“遂隐名”中的“遂”意为顺从,“隐名”指的是隐居起来。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友人不要急于离开这个地方,而是应该顺从你们的约定,在这里隐居起来,过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
【赏析】
《送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杜甫在夔州。此诗是送别朋友去扬州时所作的。全诗语言朴素平易而又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