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棹寒江日欲斜,竹林烟暝有人家。
燎原野火明深岸,宿浦渔舟胶浅沙。
密树叠成浓黛色,高峰远出隐红霞。
云山未易轻言别,才溯洄流兴已赊。
【诗句释义】
停棹:停下船只。寒江:江水寒冷,天色将晚。日欲斜:太阳快要落山了。竹林:指江边的竹林。烟暝:烟云迷蒙,天色昏暗。有人家:指竹海中的人家。燎原野火:大火在燃烧,火光照亮了深河。宿浦渔舟:宿于河边的渔船。胶浅沙:被河水粘住了。密树:浓密的树林。叠成:像层叠起来的一样。浓黛色:像黑而厚的眉毛一样的颜色。高峰:远处的山峰。远出:远远地露出来。隐红霞:被晚霞所掩映。云山:形容山势高峻。轻言别:轻易地说别离。才溯洄流:刚刚逆流而上。兴已赊:兴致已经衰减。
【译文】
停船靠岸的时候,江上的寒风正吹得厉害,太阳快要沉到西天边上去了,竹林里烟雾朦胧,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家。大火烧起来,把深河照得通红。宿在岸边的渔船被江水黏住了,无法动弹。茂密的树林重叠在一起,颜色黑得像一层又一层的浓眉。远处的山峰远远地露出来了,被晚霞染成了红色。这山势太高峻,不容易说再见,我刚刚逆着水流而上,兴致已经衰减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是作者归途中的即景之作。诗人以简练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泊江上、登峰望家的图景。
首句“停棹寒江日欲斜”,点明时间是在傍晚,天气寒冷,太阳快要落山了,这就为下面描写江上的景色作了铺垫。次句“竹林烟暝有人家”,描写的是江中竹林和岸边人家的景色。第三句“燎原野火明深岸”,写野火在深河边燃烧起来,使整个深边都明亮起来。第四句“宿浦渔舟胶浅沙”,写渔船在浅滩上停泊着。第五句“密树叠成浓黛色”,写岸边的浓密树木层层叠叠,好像黑色的眉毛。第六句“高峰远出隐红霞”,写远处的山峰远远地露出来了,被晚霞染成了红色。最后一句“云山未易轻言别,才溯洄流兴已赊”,意思是说,这山势高峻,不容易说再见,我刚刚逆着水流而上,兴致已经衰减了。
整首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境清远。前六句都是写江上景色,后两句才写到人物心情和感受。诗人由江景写到山景,再由山景写到自己的心境变化,层次井然,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明快,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