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子归来,关山有太石。
今日子迈往,朱龙无太石。
如何转盼间,幽明倏旦夕。
死去何所知,奈此高堂白。
室内守空帏,念之悽怆百。
为我问灵几,精气谁与宅。
人生终会尽,彭殇亦安择。
化作庄家蝶,隐几论今昔。
解析:
第1-2行:
解释: “寄薛玄台致奠太石贾丈并讯二尊人嫂夫人起居”表明这是一封向薛玄台致以哀悼之情的信。”太石”和”贾丈”可能是指两位逝者的名字,而”二尊人”则可能是对逝者的尊称,”嫂夫人”则是逝者的配偶的称呼。
第3-4行:
解释: “昔年子归来,关山有太石。”描述了过去的情景,“子”指诗人自己,“归来”意味着诗人回到了家中。这里的“关山”可能指代故乡,”太石”可能是家中的一个特定地点或象征。
第5-8行:
解释: “今日子迈往,朱龙无太石。”这里用“子”指诗人自己,表达出诗人当前的状态和心情,”迈往”表示前进或离去,暗示着某种离开或改变。”朱龙”可能代表某个特定的事物或状态,而”太石”在此处失去了重要性。
第9-10行:
解释: “如何转盼间,幽明倏旦夕。”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转盼间”可能指的是短暂的时间,而”幽明”可能指生死、存在与消失。”倏旦夕”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11-16行:
解释: “死去何所知,奈此高堂白。”诗人表达了对于死亡无知和无奈的感受,”死去知”意指死后才知道,”奈此高堂白”可能是指家中长辈的白发,暗喻生命的衰老与死亡的到来。
第17-18行:
解释: “室内守空帏,念之悽怆百。”描述了家中无人的景象,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之情,”守空帏”意味着家中的空虚,”凄怆百”强调了内心的悲痛和无助。
第19-20行:
解释: “为我问灵几,精气谁与宅。”诗人询问神灵是否能够保佑逝去的人,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希望他们得到安息的愿望,”问灵几”可能是指向神灵祈祷或寻求指引的行为。
第21行:
解释: “人生终会尽,彭殇亦安择。”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认为生老病死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接受现实的态度。”彭殇”是古代用来比喻长寿或短命的词汇,”亦安择”意味着无论长短,都是自然的选择。
第22-23行:
解释: “化作庄家蝶,隐几论今昔。”诗人通过比喻,将亡者比作蝴蝶,寓意其虽已化为蝴蝶,却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只是形式改变了。同时,”隐几论今昔”可能是指诗人在思考过去的人和事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和生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离别哀愁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对比昔日和今日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