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与君者,当于幽壑中。
一生煨白石,终日倚青松。
岂敢尚高节,所为哀道穷。
狂澜息不易,聊得古人同。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具体的诗句内容,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分析、赏析。
“伐木吟四首怀即公”,意思是:在山林中我常常吟咏着这四首诗来怀念你。“君”指陶潜。“幽壑”指深山。“煨白石”意为:把石头烧红,以备煮粥。“倚青松”意为:手扶青松,以作依托。“尚高节”意为:崇尚高尚的节操。“所为哀道穷”意为:因此感到人生的道路是那样的艰难,而我已无法自拔。“狂澜”意为:汹涌澎湃的巨浪。“息”意为:消失。“聊得古人同”意为:只能和古人一同欣赏。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和你就像深山里的树木一样,虽然身处险境,但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外物所动;我们一生都在燃烧那洁白的石头,日夜依靠青松,不图什么高远的名声,只是觉得人生道路艰险重重,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只能和古人一同欣赏这大好河山。
【答案】
伐木吟四首怀即公
(其一)
如我与君者,当于幽壑中。
译文:像我和他这样的朋友,应该在深山里隐居。
注释:他指陶渊明。幽壑:深山谷。
赏析:诗人在《归园田居》中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又写“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是第二篇,也是第四篇,诗人用同样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他的隐逸情怀,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的向往。
(其二)
一生煨白石,终日倚青松。
译文:一生都在烧火煮饭,终日手扶青松。
注释:煨:烹煮,比喻劳作。
赏析: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见其《归园田居》),他一生都在劳动,没有过上舒适的生活,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却非常满足。
(其三)
岂敢尚高节,所为哀道穷。
译文:不敢崇尚高尚的节操,因为人生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了。
注释:尚:崇尚,这里指追求。
赏析: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可见他对官场的厌恶之极,也说明他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才会发出“哀道穷”之叹。
(其四)
狂澜息不易,聊得古人同。
译文:汹涌澎湃的巨浪平息了,我也只能和古人一同欣赏这大好河山。
注释:狂澜:狂风巨浪。
赏析:此诗是作者隐居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弃之情,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
译文:在深山中我常常吟咏着这四首诗来怀念你。你指陶潜。我和你就像深山里的树木一样,虽然身处险境,但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外物所动;我们一生都在燃烧那洁白的石头,日夜依靠青松,不图什么高远的名声,只是觉得人生道路艰险重重,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只能和古人一同欣赏这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