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西岩好,明朝最上登。
寻山洵有约,拨草得无曾。
古径从云卧,新诗共客徵。
闲吟聊自适,跌宕信乌藤。
【注释】
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 奉和: 向帝王呈奉的诗歌。籀书: 周朝的一种文字,这里指周代的书法。周大士:即周文泰。十首:十篇。
共道西岩好,明朝最上登。寻山洵有约,拨草得无曾。古径从云卧,新诗共客徵。闲吟聊自适,跌宕信乌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和周文泰的作品。诗人在赞美了西岩的美丽景色后,又写了周文泰的诗才高超。最后两句写自己欣赏自然、喜爱山水之情。
“共道西岩好”,开头就点明题旨。“共言”二字,说明不是诗人一人之言,而是众人的共同感受。“西岩”,指庐山。东晋文学家陶潜《与子俨等疏》中有“汝辈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也”之句。这里以“同登”来比“兄弟”,表明对西岩美景的赞赏,并非空口说白话,而是出自内心真实感受。
第二句“明朝最上登”,承接前句,进一步写自己向往西岩的心情。“最上”,极言其高;“明朝”,则表示期待。这四字中包含了多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渴望登上最高的山峰去观赏那美丽的风景。
“寻山洵有约”,承上启下,写出了诗人登山的原因。“洵”字,用得极为准确,表现出一种自信而又略带几分轻松的语气:我与你们约定好了,明天一起去攀岩吧!“洵”在这里是“确实”的意思。
“拨草得无曾”,第三句紧承“询山洵有约”而来,表现了与友人一起攀登的情景:我们一路上拔开草丛,踩过乱石,不知不觉地来到山脚下了。
第四句“古径从云卧”,描绘了山中的小路。“云卧”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险峻。“古径”“从云卧”二词,不但写出了山路的险峻,而且给人以幽深之感,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最后一句“新诗共客征”,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攀岩的情景。“新诗”指诗人的新作或新体诗。“征”,征引,引申为吟诵、朗诵。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们一起吟诵着新的诗篇,一路同行。
整首诗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活泼,把诗人与朋友们攀爬高山时的情趣表现得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