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萧森草木疏,忆君重过水云居。
休将玄鬓歌弹铗,长向青藜问校书。
世态江河忘百折,茅斋风日惜三馀。
浮名尽付沧洲外,司马何劳赋子虚。

【诗句释义】

秋意萧瑟草木稀疏,想起你我曾在水云居重游。

别让白发人唱起歌来弹铗,长向青藜杖询问校书。

世态如江河般曲折变化,茅舍里清风明月倍觉珍惜。

世俗名利全都抛在沧洲之外,司马何须赋子虚乌有之辞。

【译文】

秋天的寒气笼罩着大地,草木稀疏,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索。想起你我曾一起重游过那水云居的地方,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

不要让我在这白发苍苍的时候,还去唱起那悲凉的歌来弹拨着铗,我要像青藜杖一样,向那些问及校书之事的人请教,以消磨时光。

世间的变迁如江河之水,一波三折难以预料。而我们却要在这茅舍中,享受着清风明月的美好时光,这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啊!

世俗的名利都如同沧海中的浮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而我,却愿意像司马相如那样,追求真正的学问和真理,而不是被那些虚幻的名声所迷惑。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的选择。

首句“秋气萧森草木疏”,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秋风扫过,草木凋零,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次句“忆君重过水云居”,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他回忆起自己与友人一同度过的时光,那种美好的回忆让他感到无比珍贵。

第三句“休将玄鬓歌弹铗”,是诗人对自己的态度的写照。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他不再沉溺于世俗的快乐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高雅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用青藜杖来敲打诗琴,向那些向他询问校书之事的人请教。

第四句“长向青藜问校书”,进一步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没有被世俗的快乐所迷惑,而是选择了向知识寻求乐趣,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人生态度。

第五句“世态江河忘百折”,则是诗人对世界的看法。他认为世界的变幻就如同江河一般,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迷失,反而能够从容地面对这一切。

第六句“茅斋风日惜三馀”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他深知时间的宝贵,因此总是珍惜每一个能够与朋友相聚的时刻。在茅草的房间里,他们共同享受着清风明月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浮名尽付沧洲外”,更是对诗人的人生态度进行了概括。他认为世间的名利都是短暂的,就像沧海中的浮萍一样随时可能消失。因此,他更愿意追求真正的学问和真理,而不是被这些虚幻的名声所束缚。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回忆和对话,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心灵的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