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一以望,顿觉野怀赊。
月射潮头动,云流山背斜。
寒塘孤雁影,烟树万人家。
百尺应难再,凭空思未涯。

【注释】

登楼:登上高楼。

赊(shē):遥远、深远。

月射潮头动,云流山背斜:月亮射到潮头,水波荡漾,云彩流动,山影弯曲。

寒塘孤雁影,烟树万人家。百尺应难再:在寒冷的池塘边看见一只孤独的大雁影子,远处烟雾笼罩着万家灯火。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登楼远望,抒怀的诗。诗人登楼极目四望,只见茫茫野景,不觉感到胸怀更加开阔了。“顿觉野怀赊”是说登楼之后,心胸变得开阔了。诗人以旷达豪爽之情,抒发自己的胸襟。

首句“高楼一以望”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这高楼,既不是一般的高楼,也不是最高的楼阁,而是指临江而建的高台;“一以望”,即从这个高台上眺望。诗人登上这个高台,放眼四下,但见江水滔滔,潮头汹涌,天边的云彩,时隐时现,山色迷离,景物万千。诗人登楼之后,心胸变得开阔了,所以用“野怀赊”来形容自己的胸怀。

次句“月射潮头动”,“射”通“泻”。“月射潮头动”,是诗人登楼观景的感受。“月光射入潮头上”,使潮头动荡起来,诗人觉得潮头在移动,似乎有某种力量推动它那样。这一句写诗人登楼观景时的感觉和联想,表现诗人的心境。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举目远眺,只见江水奔流,潮头起伏,波涛阵阵。他联想到潮水上涨,江水泛滥,那景象十分壮观。然而,他又想到自己身在高处,不免有些担心。于是,他不禁产生了联想:“潮头动,云流山背斜。”潮头一动,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推动一样,那云彩流动,仿佛是山峦的影子斜向了一边。这里描写的是作者登上高楼后所见到的江水、潮头和天空中的云彩。诗人由眼前的江水、潮头、天空中流云的景象引发联想,想象潮水上涨、江水泛滥的情景。

第三两句“寒塘孤雁影,烟树万人家”。诗人又进一步展开联想,描绘出一幅江畔寒塘、树上人家的图景。寒塘上只有一只大雁孤单地飞翔,树下烟雾缭绕,笼罩着千家万户。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登楼后所见到的江边景色和江面上的飞鸟。诗人看到江畔寒塘上只有一只孤单的大雁,又看到江面飞鸟成行,都引起了他的联想。诗人由此想到了人世间万家灯火、万家团聚的景象。

第四句“百尺应难再,凭空思未涯”,紧承前两句而来。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江面百尺之高,觉得难以再次攀上这样的高度;于是他又想到自己的处境,空发遐想,思绪无限,没有尽头。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登上高楼后所看到的江面景色和诗人自己的处境感受。诗人登上高楼后,俯瞰江面百尺之高,觉得难以再次攀上这样的高度。因此,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处境,空发遐想,思绪无限,没有尽头。

这首诗的前三句写景,最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