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江山外,悠悠孰共看。
有怀瞻野岸,无语倚栏干。
鹤下寒空净,风高碧汉宽。
欲明今夕事,相对莫顸颟。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初年(742)秋天所作。当时李白因受权臣忌妒而长期被排挤在外,心情极为抑郁。这首诗就是写他登楼望月时的心情。

首句“俯仰江山外”中的“俯仰”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失意。“江山”指广阔的国家。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却觉得四周无边无际的祖国山河在眼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不禁低头沉思,内心感慨万千。

第二句“悠悠孰共看”,意为我仰望着浩渺的宇宙,究竟有谁与我一同观看呢?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同时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第三句“有怀瞻野岸”,意为我有怀抱却无人能分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寂寞。

第四句“无语倚栏干”,意为我无言地倚着栏杆。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第五句“鹤下寒空净”,意为鹤飞过冷清的夜空,天空显得更加明亮。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寄托了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

第六句“风高碧汉宽”,意为风势强劲,碧蓝的天空更显宽广。这句诗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最后一联“欲明今夕事,相对莫顸颟”,意为想告诉今夜的事情,但面对你却不知该怎么表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是李白在秋夜登楼望月时所作,通过描写诗人独自登上高楼,俯瞰辽阔的江山大地,以及心中无尽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