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
匡山从昔峙,楚水至今流。
我隐何曾隐,君休竟不休。
此生堪几误,惭望武昌楼。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易别成辜负:“易”意为改变,“别成”即离别之后。“辜负”表示遗憾未达成心愿或期望。整体含义为:离别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未能完成的事情的遗憾。
  2. 多时恨未收:这里的“多时”指的是很长时间,“恨未收”表明长时间以来心中积累的不满和怨恨尚未得到释放。整体表达出一种长期的积压和未得释怀的情绪。
  3. 匡山从昔峙:“匡山”指庐山,“峙”是山峰耸立的样子。这句诗意味着庐山自古以来就巍峨屹立,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长河的感慨。
  4. 楚水至今流:楚水指的是古代楚国的江河,这里用来形容河流的流动不息。这句话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中河流的恒久存在,同时也暗含着生命的流转无常。
  5. 我隐何曾隐:这里“隐”是指隐居,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隐居生活并非真正的逃避,而是寻找心灵的平静与自我修养。整句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哲学思考。
  6. 君休竟不休:这里的“君”指代袁中丞,“休”是停止的意思。诗人在此处表达对袁中丞坚持原则、不放弃的态度表示钦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在坚持与妥协之间的挣扎。
  7. 此生堪几误:这里的“此生”指的是一生或整个生命,“堪几误”表示难以避免的错误或失误。整句话反映了诗人认为自己的一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充满了遗憾。
  8. 惭望武昌楼:武昌楼可能是袁中丞的住所,这里“惭愧”表达了诗人对袁中丞深深的敬意和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诗人因自己未能达到袁中丞的境界而感到羞愧。

赏析

这组诗是袁中丞去世后,作者表达对其一生的感慨和敬意的作品。通过对“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等句子的解读,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在离别和时间中感受到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诗人对于庐山的自然景观和长江的永恒流淌也表达了深切的赞美和感慨。

“我隐何曾隐”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思考及其内心追求。诗人在面对袁中丞的坚持与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守的问题时,表现出了一种矛盾和挣扎。这种矛盾体现了人生态度的复杂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此生堪几误”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意识到自己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了许多机会和选择。这种认识既是一种自省,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深思,提示读者要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四首诗不仅是对袁中丞一生的缅怀,也是诗人个人心灵历程的反映。它们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