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开法地,虚席已多年。
鈯斧承先匠,雄风仰后贤。
高标千嶂木,深牧两溪烟。
坐断飞云上,红轮覆五天。
【解析】
此诗首联“吾师开法地,虚席已多年”是送别泽萌的诗句。“吾师”即指泽萌,“开法地”即指开教之地,“虚席已多年”是说泽萌来此讲学已经多年了。
颔联“鈯斧承先匠,雄风仰后贤”是写景之句。鈯斧,用斧子砍断的意思。“先匠”,指先人。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师开教之地,有先人留下的遗迹,我师继承并弘扬先人的思想。“雄风”是指高尚、崇高的精神气概,“后贤”指的是后辈中杰出之人。“仰”是仰望、敬慕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师的崇高精神气概令人敬仰,我师的后辈中杰出之人值得后人学习。
颈联“高标千嶂木,深牧两溪烟”是写景之句,是作者想象泽萌讲学的景色。“高标”是高远的志向和标准,“千嶂木”指高山上生长着树木,“深牧”指深山里放牧,“两溪烟”指两个小溪里的烟气。这两句是写老师讲课的地方,在高大的青山之中,老师在那里讲学。
尾联“坐断飞云上,红轮复五天”是写景之句,是作者想象泽萌讲的最后一句话。“坐断”,是说老师坐在那里好像断了一般,“红轮”指太阳,“复”是再的意思,“五天”指天上的五颗星,即斗宿。这是说老师的教诲像飞云一样冲天而起,又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
【答案】
译文:我的老师开教讲学,已经有多年了。我老师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仰,我老师的后辈中杰出之人值得后人学习。老师讲课的地方,在高大的青山之中,老师在那里讲学。老师的教诲像飞云一样冲天而起,又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
赏析:
《送泽民遇长老住华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送别泽萌而作,表达了王昌龄对泽萌的深情厚意。
首联“吾师开法地,虚席已多年”。这是说王昌龄的老师开教讲学,已经有多年了。“吾师”是称自己的老师;“开法地”就是开教讲学的地方;“虚席已多年”则是说老师讲课的时间很久了,有很多年了;“虚”是空的意思,“席”是座位的意思,“虚席”就是空出的座位;这两句是写王昌龄的老师讲学的地方,在高大的青山之中,老师在那里讲学。
颔联“鈯斧承先匠,雄风仰后贤”。“鈯斧”是砍伐的意思;“承先匠”就是继承前辈大师的思想;“雄风”是指高尚、崇高的精神气概,“后贤”指的是后辈中杰出之人;“仰”是仰望、敬慕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师的崇高精神气概令人敬仰,我师的后辈中杰出之人值得后人学习。
颈联“高标千嶂木,深牧两溪烟”。“高标”是高远的志向和标准;“千嶂木”指高山之上有树木;“深牧”指深山里放牧;“两溪烟”指两个小溪里的烟。这两句是写老师讲课的地方,在高大的青山之中,老师在那里讲学。
尾联“坐断飞云上,红轮复五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老师的教诲就像飞云一样冲天而起,又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坐断”,是说老师坐在那里好像断了一般。“断”与“坐”同义,“坐断”就是坐在一个地方不动;“飞云”就是飘动的云彩;“红轮”是指太阳,“复”是再的意思,“五天”指天上的五颗星,即斗宿。《列子·汤问篇》:“昔者十日出东方,夜行自中;羲和驾日,而欲早趋。”这里的“日”“复”都是太阳,意思是说:老师的话语就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
这首诗是送别泽萌而作,表达了王昌龄对泽萌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