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看易尽,空谷自为容。
覆叶深藏鸟,繁花不惹蜂。
暖沈朝市影,冻塞虎狼踪。
渐见蓬蒿满,川原何处逢。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春泥看易尽,空谷自为容。
覆叶深藏鸟,繁花不惹蜂。
暖沈朝市影,冻塞虎狼踪。
渐见蓬蒿满,川原何处逢。
注释:
- 春泥看易尽,空谷自为容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春天里泥土容易干枯,而空荡的山谷却自有其独特的风貌。
- 覆叶深藏鸟,繁花不惹蜂 - 这是第二句,描绘了树叶覆盖之下,隐藏的鸟儿不受打扰;鲜花盛开时,却不招引蜜蜂。
- 暖沈朝市影,冻塞虎狼踪 - 这是第三句,意味着早晨的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市集的影子,但严寒使得野兽(虎或狼等)无法通过。
- 渐见蓬蒿满,川原何处逢 - 这是最后两句,表达了随着季节的变化,野草渐渐长满了田野,让人难以找到通往川原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捕捉到了春天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泥土到花朵再到动物,无不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的“春泥”与“空谷”,分别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回归,前者暗示了新生命的到来,后者则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独立。诗人以“春泥”喻人世之易逝,以“空谷”喻人之清高。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覆叶深藏鸟,繁花不惹蜂”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态平衡的深刻思考。而“暖沈朝市影,冻塞虎狼踪”则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关注。
最后一句“渐见蓬蒿满,川原何处逢”,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描绘进行了总结,通过“蓬蒿满”这一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以及人们逐渐迷失在自然之中的状态。而“川原何处逢”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距离感的增加,使人不禁思考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归宿。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自然、生活与哲学问题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