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惊险峻,云路慎挤推。
压颓愁地轴,飘落念天涯。
低易填沟壑,高多折干枝。
看穷残腊景,茅屋欲深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四支》。
我们可以逐句进行解析,以了解每一句的含义和可能的象征意义:
龙山惊险峻 - 此句描绘了龙山险峻的景象。”龙山”通常指代高大且蜿蜒起伏的山脉,其陡峭和险峻给人带来一种震撼的感觉。”惊险峻”则强调了这种自然景观的危险性及其引人入胜的特性。
云路慎挤推 - 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攀登或穿越山峰时的艰难与挑战。”云路”可能指的是山路云雾缭绕,行走其中需要格外小心谨慎。”慎挤推”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进的困难和危险。
压颓愁地轴 - 这里使用了地理名词”地轴”来象征大地的核心,而”压颓”则形象地描述了沉重的压力感,如同地面被压迫一样。”愁”字则增添了一种忧郁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大地的忧虑和担忧。
飘落念天涯 - “飘落”形容树叶等随风飘散的景象,常用来象征离散或无常。”念天涯”则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意味着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孤独和思乡的情绪。
低易填沟壑 - 此句通过比较,表达了地形的平坦与崎岖,以及地势对人行的影响。”低易填沟壑”意味着平坦的地方容易行走,而崎岖之处则需要更多的努力。
高多折干枝 -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地形的多样性,指出高处常常伴随着弯曲和断裂的树枝,象征着自然的不稳定性和变化无常。
看穷残腊景 - “残腊景”是指农历腊月(即冬季)的景象,通常与寒冷、萧条有关。”看穷”则表达了观察或审视的过程,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冬日里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凋零。
茅屋欲深移 -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诗人似乎在考虑将简陋的茅屋迁移到更安全或更适宜的地方。这既反映了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也透露出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渴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比险峻的山峰、曲折的道路、荒凉的景色以及简朴的生活,展现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