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光共满,薄景照偏殊。
关塞愁征戍,屋庐凄腐儒。
湿吹连晓角,寒断一冬须。
莫以千峰色,都同暗夜珠。

注释

  1. 弥天:形容天空广阔无边。
  2. 光共满:指太阳的光芒普照大地。
  3. 薄景照偏殊:薄,微弱;景,阳光;照偏殊,阳光照得不均匀。
  4. 关塞愁征戍:关塞,边境要塞;征戍,远征驻守边疆。
  5. 屋庐凄腐儒:屋庐,房屋;腐儒,指学识浅薄的人;凄,悲凉。
  6. 湿吹:潮湿的风吹拂。
  7. 寒断一冬须:寒冷天气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解冻。
  8. 莫以千峰色:莫,不要;千峰色,指连绵不断的山峦色彩。
  9. 都同暗夜珠:都,同样;暗夜珠,指在黑暗中发光的宝石。

译文

天空无边无际,光芒万丈;阳光虽强,照射却不均,只有某些地方特别明亮。
边塞之地,人们因征战而忧虑,家中屋宇显得凄凉冷落。
潮湿的风持续拂过,寒冷的冬天漫长难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解冻。
请不要以为所有山峰都是黑色的,许多山脉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天空的光明与地面的阴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光线分布的惊讶和感慨。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述边塞的战事和屋庐的景象,传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诗中的“薄景照偏殊”和“湿吹连晓角”等意象,生动地捕捉了自然现象的变化和影响。同时,诗人通过对不同地域和时间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珍惜。他认为不应该因为山峰的色彩而被误解为黑色,而是应该认识到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美丽。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