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
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
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
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注释】
高泉,即白居易,当时在长安。随行诸衲,指白居易的弟子、朋友等一群和尚。
早春:初春时节。乘兴,兴致勃勃地,随意而行。午风,中午时分吹来的凉风。望远村,眺望远方的村庄。新客邸,新近来到长安的住所。乱坡如出旧郊原,乱石山坡好像出自旧时郊野原野。巍然硕果吾师在,巍然高大的果实就是我的恩师。蔚尔新枝若辈存,茂盛的新树枝叶就是我的朋友们。溪鸟一鸣山尽绿,溪边鸟儿一声鸣叫,山色顿时绿意盎然。百年此日竟谁论,过了一百个春秋,谁还会去谈论这件事呢?
【赏析】
《奉侍长庆老人高泉晚步诗示随行诸衲》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于长庆四年(824)二月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怀念之情和对朋友们的眷恋之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诗人与恩师、朋友们一同漫步在山水间的情景。诗人用“早春”和“午风”来描绘时间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树里行人望远村”,展现了自己与朋友们在大自然中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而是转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想到了自己的恩师和朋友们,想到他们如同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一样,支撑着自己的人生之路。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让人深刻体会到了诗人的感激之情。
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他认为,无论人生有多么美好,都逃不过时间的流逝。这种感慨既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它让人们认识到,只有珍惜当下,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这首诗以“百年此日竟谁论”作为结尾,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结尾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性,让人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奉侍长庆老人高泉晚步诗示随行诸衲》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思念之作,也是一部描绘人性和人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