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落层崖断壑中,静依云树望成空。
月疑浅影若堪似,梅逐馀香未许同。
不信马蹄能久白,独怜榾柮傍深红。
何人高卧峨嵋顶,满目寒光路欲穷。

下面是对《雪五首》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半落层崖断壑中,静依云树望成空。”
    译文:一半落在层层叠叠的山崖和峡谷中,静静地依偎在云树之上,望向远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层崖断壑”与“云树”相映,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同时,“静依”二字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2. 诗句:“月疑浅影若堪似,梅逐馀香未许同。”
    译文:月光疑为浅薄的影子,梅花追随它的余香却不允许与它同行。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将月光与梅花进行了描绘。月光被形容为“浅影”,而梅花则被赋予了“馀香”。这种描述不仅生动形象,也富有诗意。同时,“未许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不舍。

  3. 诗句:“不信马蹄能久白,独怜榾柮傍深红。”
    译文:不相信马蹄能持久洁白,唯独怜爱那深红色的榾柮。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同时,通过对“马蹄”与“榾柮”(即枫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独特魅力。

  4. 诗句:“何人高卧峨嵋顶,满目寒光路欲穷。”
    译文:谁人高卧在峨眉山顶上,眼前一片寒光,仿佛路要走到尽头。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峨嵋山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山的敬仰之情。同时,“寒光”一词的使用,既形容了山巅的壮丽景色,也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情感。

《雪五首》是宋代苏辙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