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灵株自古今,江南江北绝相寻。
浓阴难覆胭脂色,锦质谁怜冰雪心。
近水似拚形影托,为园聊寄姓名深。
畏寒岂是安乡国,白草狼烟情不禁。
荔支
海外灵株自古今,江南江北绝相寻。
浓阴难覆胭脂色,锦质谁怜冰雪心。
近水似拼形影托,为园聊寄姓名深。
畏寒岂是安乡国,白草狼烟情不禁。
注释:
- 荔支:指荔枝,一种水果,也指荔枝诗。
- 海外灵株:指生长在南海的荔枝树,因其稀有而珍贵。
- 古今:表示时间久远。
- 江南江北:泛指中国的南北各地,因为荔枝主要产于南方。
- 浓阴:茂密的树叶形成的阴凉。
- 胭脂色:形容荔枝红色的色泽鲜艳。
- 锦质:比喻荔枝的肉质像锦绣般美丽。
- 冰雪心:形容荔枝内心的纯洁和坚强,就像冰雪一样纯净。
- 形影托:以形状或影子依附于他物。
- 姓名深:用名字来命名荔枝。
- 畏寒:害怕寒冷。
- 安乡国:指让家乡感到温暖和安全。
- 白草狼烟:形容战争或灾难中的景象,狼烟是古代战争中用来报警的信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美丽与珍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和对战争或灾难的担忧。首句“海外灵株自古今”,开篇就展现了荔枝的历史悠久和珍贵程度;次句“江南江北绝相寻”,强调了荔枝的分布广泛和难得一见;第三句“浓阴难覆胭脂色”,形容荔枝鲜红的颜色如同浓荫下难以覆盖的胭脂一样;第四句“锦质谁怜冰雪心”,则赞美了荔枝肉的鲜美,以及它内在的坚韧不屈;第五句“近水似拼形影托”,形象地描述了荔枝在水中的样子,似乎想要借助水的形态来展现自己的影子;第六句“为园聊寄姓名深”,暗示了人们种植荔枝是为了纪念和怀念它;最后一句“畏寒岂是安乡国,白草狼烟情不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安全的忧虑和对战争或灾难的担忧,以及对家乡温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