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情不欲向厓门,兴废谁将世外论。
郁勃定知埋古殿,苍茫何处吊忠魂。
露濡荒冢青山冷,风撼洪溟白昼昏。
祚移时去无今昔,千古难忘是感恩。
孤情不欲向厓门,兴废谁将世外论。
注释:孤情:指诗人自己的心情,孤苦、寂寞之情;向:到;兴废:兴盛与衰败;谁将:谁将来决定或评判?世外论:指超脱世俗的议论。
郁勃定知埋古殿,苍茫何处吊忠魂。
注释:郁勃:这里指郁郁不平;定知:肯定;埋古殿:埋葬在古代宫殿中;苍茫:苍天茫茫,无边无际;何处:哪里;吊忠魂:祭奠忠诚的英魂。
露濡荒冢青山冷,风撼洪溟白昼昏。
注释:濡:沾湿;荒冢:人死后的坟墓;濡:沾湿;荒冢:指被雨水打湿的坟墓;青山冷:青山因雨水而变冷;风撼洪溟:大风摇动天地间的云气;洪溟:大宇宙,泛指天地万物。
祚移时去无今昔,千古难忘是感恩。
注释:祚:福运;移:转移;时去:时代变迁;今昔:今天和过去;感恩:感谢恩德。
赏析:
《诸子邀游厓门诗以谢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孤情不欲向厓门”中的“孤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不愿意向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事件投去目光。这里的“厓门”,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战场,也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痛处。
次句“兴废谁将世外论”,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兴衰与个人无关。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不同的因素决定的,而诗人却无法置身事外,只能接受现实的残酷。这里的“世外论”,是指超越世俗的观点,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观点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接下来的两句“郁勃定知埋古殿,苍茫何处吊忠魂。”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无法预测的,也无法改变的。但是,对于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们,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并为他们感到惋惜。这里的“古殿”,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陵墓,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沧桑感;而“苍茫”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深深哀思。
最后一句“祚移时去无今昔,千古难忘是感恩。”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历史的尊重。他认为,虽然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是对于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雄们,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恩德。这里的“祚移”意味着国家的运势在不断变化;“时去”则表示时间的流逝;“千古难忘是感恩”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深深感激之情。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也是一首反映现实社会状况的诗篇。通过对山川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