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转战知交尽,相对真疑梦里人。
心淡自应廉吏后,时危曾现宰官身。
趋庭有子能娱老,避世寻僧得正因。
开士渐推莲社长,罗浮今亦有遗民。

尹恒复中秘见过

尹恒是唐朝的大臣,字子嵩,洛阳人。他曾在武后时当过宰相,但因反对武周政权而被杀。这首诗可能是他的儿子尹令问写的,用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频年转战知交尽,相对真疑梦里人。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离散的痛苦和遗憾。”频年转战”指的是作者多年来四处征战,与朋友们分别,”知交尽”则意味着这些朋友已经一个接一个地离世。”相对真疑梦里人”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朋友的怀念之情,仿佛他们都还在梦中与我们相见。

心淡自应廉吏后,时危曾现宰官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自己的心志淡泊,所以能够保持清白廉洁的官员的地位;而当国家面临困境时,我曾经是一个官员。这里用”廉吏后”和”宰官身”来形容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身份和地位。

趋庭有子能娱老,避世寻僧得正因。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渴望和对宗教的依赖。”趋庭有子”指的是作者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能娱老”则是说他的儿子能够给老人带来欢乐。而”避世寻僧得正因”则是说,因为逃避世俗的生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所以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开士渐推莲社长,罗浮今亦有遗民。

这里的”开士”指的是修行者,”莲社”则是佛教徒聚集的地方。”莲社长”则是说,修行者逐渐成为这个社团的领袖。而”罗浮今亦有遗民”则是说,虽然罗浮山已经没有了古代的人们的痕迹,但在这个地方仍然有人生活着。

赏析:

这首诗是尹恒的儿子尹令问所写的,以表达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过去与现在、个人与国家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诗歌还融入了道家和禅宗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