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别匡庐又七年,湖光山月待人圆。
栽松未了何生愿,插草遥看后日缘。
拄杖已传庾岭信,深山知有石头禅。
烟霞到老真成僻,为寄遐心峡涧边。

【注释】:

①送石鉴覞西堂领众栖贤:石鉴覞(yī)是诗人的朋友,西堂领众栖贤是指他在庐山上居住。

②匡庐: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③何生愿:何年的愿望。

④庾岭信:庾亮镇武昌时的山岭。

⑤石头禅:指禅宗宗师慧能的禅法。

⑥为寄遐心峡涧边:把这首诗送给远在峡涧边的石鉴覞。

【译文】:

与石鉴覞分别七年了,再次相聚,我们又回到庐山,欣赏那湖光山月,期待着我们心愿的实现;

我栽下松树,却还未能圆满我的夙愿,只能远远地看那插草人插下的草,希望它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结出果实;

拄杖已经从庾岭传到我这里,深山里知道有我的石头禅法。

烟霞弥漫到老,依然僻静,我把这首诗送给远在峡涧边的石鉴覞,表达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赏析:

《送石鉴覞西堂领众栖贤》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744)春天离开长安时写给友人石鉴覞的一首诗。

此诗是一首赠别之作,但写得平实自然,毫不做作。全诗没有用任何典故和修饰语,而是直接抒情写景,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厚。

第一句“忆别匡庐又七年”,回忆起与石鉴覞在庐山分手已过七年。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其实蕴含着作者对石鉴覞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对庐山美景的无限留恋之情。

第二、三句“种松未了何生愿,插草遥看后日缘”,这是对石鉴覞的一种期许和祝福。作者说,虽然自己还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但是希望石鉴覞能够早日成才,成为一位杰出的人才。同时,也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五句“拄杖已传庚岭信,深山知有石头禅”,这是对石鉴覞的一种赞美和支持。作者说,他已经将这根拄杖传给了庾岭的信使,希望他们能够及时传递这个消息,让石鉴覞知道有人关心着他,支持着他。同时,也希望他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禅宗修行,不断进步。

第六句“烟霞到老真成僻”是对石鉴覞的一种祝愿和鼓励。作者说,即使身处偏僻的地方,也不要气馁或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在这片山水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家园。

最后两句“为寄遐心峡涧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将这首诗寄给你,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温暖和力量。同时,也希望这封信能够传达我的思念之情,让你感受到我的牵挂和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李白对石鉴覞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豪放的个性和高远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