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臣赐火何年事,浅绿深红过此生。
已看细雨连三月,却听啼鹃正五更。
侯门尽醉当花落,马背馀醒拂柳轻。
抚景不堪愁蝶梦,因人空切住山情。
【注释】
①细雨:小雨。②侯门:指显贵之家。③住山情:留恋山中之情,意即山居之情。
译文:
在清明节的夜晚,臣下们赐火,这已经是很久没有的事情了。春花烂漫,浅红深绿,过尽这短暂的一生。
清明时节已经过了三月,听到啼鹃声,正五更天里。
贵族人家尽情地饮酒,直到落花飘零才醉倒。马背上的人还清醒,拂着柳树轻轻前行。
抚景不胜愁蝶梦,因人空切住山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清明夜宴的七言律诗,描写了清明之夜,诗人与亲朋欢宴的情景。
首联写“赐予”之火,已是“何年事”,说明自汉以来已久未赐矣。“浅绿深红”是写春天的景象,“过此生”则是说春天过去就过去了,人生亦是如此。这两句诗写出了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颔联以“细雨”、“啼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感慨。“侯门尽醉当花落”这句诗描绘了贵族们的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他们尽情地饮酒,直到花儿落下才醉倒。“马背馀醒拂柳轻”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骑马而行的情景,他仍然保持清醒的状态,轻轻地拂过柳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贵族们的豪放不羁和诗人的清醒状态,表达了对春天的不舍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颈联“抚景不堪愁蝶梦,因人空切住山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愁蝶梦”是指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而“住山情”则是指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怀念和留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尊重。
尾联“抚景不堪愁蝶梦,因人空切住山情”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深化。这里的“愁蝶梦”是指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而“住山情”则是指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怀念和留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