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又送下江船,共许青山各一天。
柳色渐深人去后,莺声偏逐马行前。
半旬云寺倾长日,几夕灯花话隔年。
若问老僧春梦足,多时曾绕木兰边。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首
“薰风又送下江船”:薰风,春风。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暖风。下江船,指离开江边的船只,即离开家乡的游子或行人。
- “共许青山各一天”:意思是希望青山也能拥有一天的春色。
- “柳色渐深人去后”:柳树的颜色越来越浓,但离去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回来。
- “莺声偏逐马行前”:黄莺的鸣叫声总是伴随着马蹄声在前面。
- “半旬云寺倾长日,几夕灯花话隔年”:半个月的时间里寺庙被云雾笼罩,整个白天都在讲述往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人们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
- “释函是(明代)”:释函是,本名不详,明代僧人。
- “不信遥山更有愁,苍茫烟树越王州”:不相信远处的山峰还有忧愁,只有苍茫的烟雾和树木在越王州地区显得如此遥远。
- “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看到你带着孤独的策杖辞别树林中的鸟儿,知道和你一起去的是何人。
- “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潮水带走残阳回到了客船,月光跟着露水落在了苹洲。
- “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每天早晨和晚上,在孤峰之外都能听到萧瑟的声音,极目远望,只见长天空旷无物。
赏析
这两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友情的感慨。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离别的伤感。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整体上,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华,还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