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钵江南万户春,入廛须是住山人。
朱门岂有嫌支遁,白社何妨狎许询。
易见乡关他日梦,难辞师友此时身。
秋风返棹经庐岳,为嘱同门且耐贫。
【注释】:
一钵江南万户春- 一钵,一袋米。江南,泛指江南各地。万户春,形容江南地区人口众多,生活富裕。
入廛须是住山人- 入廛,进入城市做买卖。住山人,住在山林中的僧人。
朱门岂有嫌支遁- 朱门,指豪门贵族的府第。支遁,晋朝僧人,隐居山林。
白社何妨狎许询- 白社,指佛教净土宗信徒聚居的地方。许询,晋朝高僧,隐居在庐山。
易见乡关他日梦,难辞师友此时身- 易见,容易看到。乡关,家乡和亲人。他日梦,将来的梦想。此时身,此时的身体。
秋风返棹经庐岳- 秋风,秋天的风。反棹,船掉头。经,经过。庐岳,庐山。
为嘱同门且耐贫- 为,为了。嘱,叮嘱。同门,同学、同门弟子。且,暂且。耐,忍受。贫,贫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别姜山侍者去江南行乞,并寄给匡山诸衲(僧人)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鼓励,以及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首联“一钵江南万户春”,诗人用“一钵”来形容姜山侍者的行乞身份,同时也暗喻他虽然生活在繁华的江南,但却过着艰难的生活。“入廛须是住山人”,这句则是对姜山侍者的劝诫,告诉他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颔联“朱门岂有嫌支遁,白社何妨狎许询”,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他认为,即使是在豪门贵族的府邸中,也不应该嫌弃那些隐居山林的高僧;在佛教净土宗信徒聚居的地方,也可以与僧侣们交朋友。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接纳,也表达了他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注。
颈联“易见乡关他日梦,难辞师友此时身”,则是对朋友的勉励和期待。诗人希望朋友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师友的帮助和支持。这两句诗既是对朋友的期望,也是对自己的激励。
尾联“秋风返棹经庐岳,为嘱同门且耐贫”,则是对朋友的祝福和嘱托。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秋天的时候回到故乡,同时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忍受贫穷,坚持下去。这两句诗既是对朋友的祝愿,也是对自己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