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西风梧叶疏,讼庭鹤唳夜灯初。
一帘秋月还霄汉,十卷楞严对梵书。
敛目欲寻相见处,闲心几失朗吟馀。
年年此日霜天迥,雁影长空知有无。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瑟瑟西风梧叶疏,讼庭鹤唳夜灯初。
- 瑟瑟西风:秋风瑟瑟的意象,描绘秋天来临的景象。
- 梧叶疏:形容梧桐树叶因秋风而稀疏,增添了秋意。
- 讼庭:古代审判案件的地方,此处指官府。
- 鹤唳:鹤在夜晚发出叫声,这里用来象征寂静的氛围。
- 夜灯初:夜晚的灯光刚刚点燃,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一帘秋月还霄汉,十卷楞严对梵书。
- 一帘秋月:形容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影。
- 霄汉:指天空,暗喻高远的境界或思想。
- 楞严:《楞严经》,这是佛教经典之一,通常用于冥想或诵读。
- 梵书:梵文经书,这里指的是佛经。
- 敛目欲寻相见处,闲心几失朗吟馀。
- 敛目欲寻相见处:闭上眼睛想要寻找与某人相见的机会。
- 闲心几失朗吟馀:心情变得平静下来,原本打算吟唱的诗词也遗失了。
- 年年此日霜天迥,雁影长空知有无。
- 年年此日:每年这个时候,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 霜天迥:形容冬天的霜冻覆盖了整个天空,景色显得格外清晰。
- 雁影长空知有无: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影子时隐时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哲思。首句以西风、梧桐、鹤唳等元素营造出秋天的萧瑟氛围,接着通过“讼庭”、“鹤唳”等字眼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第二句中的“一帘秋月”和“十卷楞严”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一句通过“年年此日”和“雁影长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