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事久思云外室,爱身仍托寺边身。
鼓钟梦里惊如昨,眠食时来得任真。
闻道郡城多斥堠,焉知溪上有闲人。
投闲若更受闲累,到老何年是了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厌事久思云外室,爱身仍托寺边身。
释义:厌倦了世事,思念着遥远的寺庙(即云外室),依然选择在寺院附近居住。
注释:厌事,指厌倦世俗事务;云外室,指的是佛教中的清静之地。
赏析:诗中的“厌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尘世的厌倦情绪,而“爱身”则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句诗反映了诗人既渴望远离世俗喧嚣,又难以割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心理。鼓钟梦里惊如昨,眠食时来得任真。
释义:梦中被鼓钟声惊醒,醒来后却能自由地吃饭睡觉,感到十分自在。
注释:鼓钟,指寺庙中敲钟打鼓的声音;惊如昨,形容梦醒时的惊悚感觉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得任真,意为能够随意享受真实的生活。
赏析:诗人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他梦见被钟声惊醒,醒来后又回归到了自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得任真”展现了诗人对于真实、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闻道郡城多斥堠,焉知溪上有闲人。
释义:听说郡城(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上有很多巡逻的哨兵,哪里知道溪水边有悠然自得的人。
注释:斥堠,指巡逻的士兵;焉知,表示不知道;溪上,指的是溪水之畔。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繁华世界的无知,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比“郡城”与“溪上”的景象,强调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状态的向往。投闲若更受闲累,到老何年是了因。
释义:如果投身于闲散的生活却承受不了闲散带来的压力,那么直到老去也难寻到一个真正安宁的原因。
注释:投闲,指放弃官场或仕途;闲累,指闲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压力;到老,指的是终身;了因,意为找到真正合适的原因。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功名利禄,更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诗人认为,如果不能在闲散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意义,那么即使活到老也是无法实现内心安宁的。
综合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现实生活与内心愿望的对比,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复杂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