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浩浩足商量,谁转西飙山叶黄。
万里干戈江色动,一林松竹鸟声凉。
山头野鹿如无事,树里人家似著忙。
探幽戴日忘劳捍,浃汗如珠归路长。
退院诗十四首
古今浩浩足商量,谁转西飙山叶黄。
万里干戈江色动,一林松竹鸟声凉。
山头野鹿如无事,树里人家似著忙。
探幽戴日忘劳捍,浃汗如珠归路长。
注释:
- 古往今来(古今),足以供人们去思考和商量。
- 西风(谁转)吹动树叶变黄。
- 战乱不断,山河动荡(万里干戈江色动),江山景色也为之改变。
- 松树林中,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凉爽(一林松竹鸟声凉)。
- 山头上的野鹿好像很闲适,无忧无虑的样子;树丛里的人家好像正忙着什么。
- 深入山林探寻幽静之处,忘却了劳累;汗水湿透了衣服,回到路上感觉很长很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古今浩浩足商量,谁转西飙山叶黄”,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讨、思考和权衡着各种问题。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自然也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诗人通过“谁转西飙”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于大自然变化的感叹和对时间流逝的沉思。接着,“山叶黄”这一细节描写,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片金黄的秋色之中。
第二句“万里干戈江色动,一林松竹鸟声凉”,则是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宁静的自然景象进行对比。诗人用“万里干戈”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一林松竹”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种对比使得战争的残酷更加突出,而自然的美好则更加令人向往。同时,“鸟声凉”这一细节描写,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第三句“山头野鹿如无事,树里人家似著忙”,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诗人眼中,那些生活在山头或树里的人们似乎都在忙碌着,而山头的野鹿却悠然自得、无忧无虑。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同生活方式,更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探幽戴日忘劳捍,浃汗如珠归路长”,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状态的描述。在深入山林探寻幽静之处时,诗人忘却了自己的疲劳和劳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那浃汗如珠的形象,则更凸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陶醉和享受。最后一句“浃汗如珠归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探寻之旅的不舍和留恋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了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