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高空入五天,南星一夜隔烽烟。
塞鸿不度庾公岭,江店难逢海客船。
万里秋风悲此日,千峰寒月忆前年。
蕉黄橘绿真堪慰,却引愁人到海边。

【注释】

  1. 三老:指汉武帝时的东方朔、东方駘、东方干。
  2. 高天:指天空。
  3. 五天:这里指五方,泛指四方。
  4. 南星: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即斗五。
  5. 庾公岭:庾亮曾任荆州刺史,镇守江陵(今湖北江陵),有小山名庾公岭。《世说新语》记载:“亮在西军时,秋夜将寝,呼左右曰:‘举白!’未至,而亮已熟寐。既闻声喊然,乃自举白呼之。”后因以庾公岭为称誉人廉洁之称,又可指江陵。
  6. 海客船:海中行船。
  7. 万里:远隔千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8. 寒月:冷月。
  9. 蕉黄橘绿:指秋天的景色。
  10. “却”字:转折语气词。
    【赏析】
    《秋兴八首》,是唐朝诗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组诗,共八首。此诗为其中之一。
    第一首起句写秋日登高远望,“高空入五天”,言其视野广阔,境界壮阔;下句点出季节是秋天,“南星一夜隔烽烟”则写出了战乱频仍的年代,烽火连天,战事不断,令人愁苦不已。“塞鸿不度庾公岭”两句,借塞外大雁不能飞渡庾公岭来比喻自己不能回故乡;“江店难逢海客船”则说明自己身在异乡,无钱买船,难以返乡。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和对战乱时期的痛苦感受。
    第二首起句继续写景,“万里秋风悲此日”。这里的“万里”,既指遥远的空间距离,也暗指诗人身处的夔州与故乡洛阳之间遥远漫长的距离;“秋风”则是秋天的象征,同时也是战乱的象征;“悲此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日所经历的一切的感伤与哀叹。“千峰寒月忆前年”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思念;“忆前年”不仅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奈与伤感。
    第三首“蕉黄橘绿真堪慰”,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面对荒凉的景色,仍然能找到一丝慰藉。“却引愁人到海边”则表明这种慰藉并没有消除他的忧愁与痛苦,反而使他更加感到孤独无助。“海边”则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他就像一只孤雁一样,在大海的尽头苦苦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地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期痛苦的感受。同时,诗人也试图找到一些慰藉,以减轻自己的忧愁与痛苦。然而,这种慰藉并不能真正消除他的困扰与痛苦,反而使他更加感到孤独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