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高倚松杉上,白比梅花广大身。
赤体凌霜寒彻骨,多情含睇暗怜春。
似嫌弱质惭倾国,独许微香稍近人。
莫以繁枝掩冰雪,藐姑丛里绝芳尘。

注释:

咏木兰花,即咏梅花。

翛然高倚松杉上,白比梅花广大身。

潇洒地高高地立在松杉之上,洁白的花瓣胜过梅花的宽大身躯。

赤体凌霜寒彻骨,多情含睇暗怜春。

赤裸的身体抵御着严寒,冷得直透骨髓;深情地凝视着春天,暗自怜惜她。

似嫌弱质惭倾国,独许微香稍近人。

似乎嫌弃自己的娇弱,而对梅花的倾城之美感到惭愧;独自赞美它的淡淡芬芳,略带一些清香,接近人。

莫以繁枝掩冰雪,藐姑丛里绝芳尘。

不要以繁多的枝条掩盖下雪和冰霜的景象;藐姑山的花丛里,不会有芳尘飘落。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代南渡后。词人借咏梅花,抒发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幽远。

“翛然高倚松杉上,白比梅花广大身。赤体凌霜寒彻骨,多情含睇暗怜春。”开篇两句描绘出梅花的高洁、傲骨,以及它不畏严寒,傲视春风的姿态。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接下来两句则是对梅花的进一步赞美。”似嫌弱质惭倾国,独许微香稍近人。”这里用“弱质”和“倾国”来形容梅花,既表现出梅花的娇弱,又突出了它的高贵气质。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欣赏。最后两句则是对梅花的高度概括和评价。”莫以繁枝掩冰雪,藐姑丛里绝芳尘。”这里用“繁枝”和“冰雪”来比喻梅花的枝叶和冰雪,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坚韧不拔。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