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出师门愧弟兄,烽烟几岁梦魂惊。
悲离已作他生事,悼往终伤此日情。
白鹤何年归华表,黄岩依旧在湓城。
一杯清茗将双泪,千里遥称妙喜名。
这首诗是诗人对法纬济的哀悼之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同出师门愧弟兄”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和法纬济虽然出身于同一师傅(可能指老师或师长),但两人在身份、地位上存在差异,感到有些愧疚,像是兄弟一样。
注释: “师门”指的是老师的门下,”弟兄”则是兄弟的意思。
第二句:“烽烟几岁梦魂惊”
描述了战火连年的岁月里,诗人经常梦见自己身处战场,被烽烟惊醒的痛苦经历。
注释: “烽烟”指烽火,古代用于报警的信号,”梦魂惊”形容梦境中因战争而感到惊恐。
第三句:“悲离已作他生事”
表达了因为战乱导致的分离,使得诗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未知的未来。这里的“他生事”暗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可能是更艰难的境遇或更大的变故。
注释: 这里的“他生事”可以理解为一种命运的安排,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第四句:“悼往终伤此日情”
诗人通过回顾过去,对逝去的亲人或友人表示哀悼,同时感叹当下的悲伤情感无法抑制。
注释: “悼往”指的是怀念过去的人和事,“此日情”则是指当前的悲痛心情。
第五句:“白鹤何年归华表”
诗人想象一只鹤飞回高高的华表(古代的一种建筑,通常用作标志或象征),寄托了他的思念之情。
注释: “白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华表”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远的地位或目标。
第六句:“黄岩依旧在湓城”
诗人描绘了一幅景象,黄岩(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事物)仍然存在于诗人的记忆之中,尽管他可能已经远离了那个地方。
注释: “黄岩”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是某种特定的事物,”湓城”可能是另一个与诗人有关的地方或事件。
第七句:“一杯清茗将双泪”
描述了诗人端起一杯清茶,试图用这清茶来平息心中的泪水。这是一种文人雅士的抒情方式,通过品茶来抒发情感。
注释: “清茗”指的是清茶,”双泪”则是指两行泪水。
第八句:“千里遥称妙喜名”
最后一句是诗人以书信的形式传达他的哀思,希望能够传达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让他们知道他的心意。
注释: “妙喜”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愿望或祝愿,”称名”则是写信时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