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
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
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
偶得辛丑八月上华首台作不觉潸然复用原韵成诗聊写怀抱,时庚申七月晦日也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凄然。
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
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
注释:
偶得 —— 偶然得到。
辛丑 —— 农历辛丑年,即公元1861年。
八月 —— 指农历八月初一的重阳节。
上华首台 —— 指登上华首塔。
不觉潸然 —— 忍不住泪流满面。
复用 —— 重复使用。
原韵 —— 用原来的韵脚。
成诗 —— 写成诗。
聊写怀抱 —— 姑且抒发胸中情怀。
时庚申七月晦日也 —— 当时是庚申年的七月初六日。
注释: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凄然。
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
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首先看第一句:“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凄然。”这里的“旧事”指的是过去的一些事情,“荒凉”表示这些事情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而“不记年”则表示这些事情已经忘记了。“残篇”可能是指在过去留下的痕迹或记忆。而“收拾倍凄然”则表示这些痕迹或记忆已经被深深地触动,让人感到无比的悲伤和凄凉。
接着看第二句:“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西风吹落了梧桐树上的叶子,而山中的月亮却显得格外寒冷,仿佛在霜露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然后看第三句:“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这里的“数历艰危”表示诗人曾经经历过许多困难和危险,而“余老病”则表明他现在已经年老体衰。而“不堪绍续”则表示他已经无法继续承担重任或者追求更高的目标了。而“托林泉”则可能表示他希望在林泉之中度过余生。
最后看第四句:“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这里的“涓滴”表示微小的努力和成就,而“孤负”则表示这些努力并没有被实现或得到认可。而“虚愿何曾到眼边”则表示他的那些愿望和期待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季节变化、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