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三月牡丹开,未及花开春渐回。
欲挽春光谁着力,望穷花信独徘徊。
移根尚忆中秋早,沃土曾经两夏培。
叶底秾苞应计日,等闲容易到重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芳的作品,描述了牡丹的生长过程和花期的短暂。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年年三月牡丹开,未及花开春渐回。
    年年三月,即每年三月,指的是春天。牡丹花每年在三月份绽放,然而当花朵盛开的时候,春天也渐渐回到了人间。这里的“未及花开”表达了牡丹花期短暂的特点,暗示了春天的迅速离去。

  2. 欲挽春光谁着力,望穷花信独徘徊。
    想要挽回春天的光芒,却没有人能够做到(因为春天已经逝去)。我独自站在花丛中,望着牡丹花期即将结束,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舍。这里的“花信”指的是牡丹开花的消息,表达了作者对花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3. 移根尚忆中秋早,沃土曾经两夏培。
    移植牡丹时还记得当年秋季时节还很早,那时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植物。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自然条件的怀念。

  4. 叶底秾苞应计日,等闲容易到重台。
    牡丹花蕾在叶子下面,应该可以预知日子的到来。牡丹很容易就长出新的花朵,很快就会再次出现。这里的“重台”指的是重复的花台或花园,意味着牡丹花期虽然短暂,但却频繁地开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从萌芽到盛开的过程,以及对花期的短暂和自然之美的感慨。通过对牡丹生长周期的观察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和遗憾。同时,诗中对自然条件的回顾和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