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光阴大半过,西山消息近如何。
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
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
尝因世上疑天上,纵得长生事转讹。

【注释】《山居十首》(选一)

百岁光阴大半过,西山消息近如何。

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

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

尝因世上疑天上,纵得长生事转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写照。诗中的“百岁光阴大半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与超然。诗人在西山居住已经很久,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对于西山的消息产生了好奇与疑问:“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这里,“石门”指的是通往西山的通道,而“空谷”则是指西山的山谷。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组,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虽然外界的环境可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是诗人依然选择在这里定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安宁。这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生活哲学和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三峡小桥黄叶少”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飘落,小桥显得更加孤独和寂寞,而这种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五溪流水白云多”则展现了另一种景象:清澈的水流、洁白的云朵,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最后两句“尝因世上疑天上,纵得长生事转讹”,则是诗人对人生意义的再次思考和质疑。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疑惑,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思考。诗人认为,即使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也无法改变他对于人生的理解。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超然和豁达,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真谛的追求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和反思,展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追问。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