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
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暖榻恋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
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注】净成:地名,在今安徽宣城。上老父:指僧人。供阻雪:为僧扫雪。阻雪、归隐、恋禅:都是写自己因雪而归山的感慨与向往。
寒林:冷清的树林。煨牛火:用木柴烧火取暖。竹泉:竹管引泉水。地炉:地炕。事拙:事情做不熟练。杂华篇:杂乱的文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大雪中归隐山林,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尘世的留恋。首句“隔溪有路通幽处”,写诗人看到雪后山道的幽深曲折,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第二句“望见松门别一天”,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感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不同的世界。第三句“因展介绍归故隐”,表达了诗人想回归自然,过隐居生活的愿望。第四句“独登暖榻恋深禅”,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温暖的床榻,迷恋深禅的景象。第五句“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描写了诗人在寒冷的山林中扫落叶生火取暖,寻找水源引来竹泉水煮茶的情景。最后一句“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表达了诗人对雪久后地炉生事的笨拙感到无奈,重新整理杂乱的文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