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空带雪影婆娑,落落幽岩亦自多。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
古寺森森钟磬外,有人含睇在山阿。
飞空带雪影婆娑,落落幽岩亦自多。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
古寺森森钟磬外,有人含睇在山阿。
注释:
- 飞空带雪影婆娑:形容雪花在空中飘舞,仿佛带着婆娑的影子。
- 落落幽岩亦自多:形容深山中的岩石显得格外幽静和美丽。
译文:
飞在空中的雪花带着雪影婆娑起舞,落落的深山中也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无数树木被冻结的云雾笼罩着,似乎无法完全消散,而一条小溪在月光下更显得寒冷。
光线照亮了北斗星的位置,如同一把长剑直刺天际;雁群发出的声音如同清冷的霜气,伴随着浩大的歌声。
古寺坐落在森严的松树林外,那里有人在看着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景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雪花、深山、古寺等元素,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的“飞空带雪影婆娑”形象地刻画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飞空带雪影婆娑”比作长剑,既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又突出了雪花飞舞的姿态。
“落落幽岩亦自多”则表现出深山之中的幽静之美。这里的“落落”用来形容山石,表达了山石的孤傲和不羁。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意境。同时,“亦自多”也暗示了这种幽静之中蕴藏着无限可能,引人深思。
“千树冻云销不尽,一溪寒月又如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深山中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比,将“千树冻云”和“一溪寒月”进行了艺术处理,使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同时,“寒月又如何”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也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温情。
“光凌北斗疑长剑,雁叫清霜当浩歌”两句则将目光转向了天空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北斗星比作长剑,既富有想象力,又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而“雁叫清霜当浩歌”一句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整首作品既有深度又富有美感,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