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落尽独怜秋,便放寒山倚石楼。
伫望白云归洞壑,坐看孤雁下沧洲。
影同雪色惟堪赏,啸入春风不可留。
一自参军吟欲绝,疏钟明月夜光浮。
【注释】
十一尤:诗的首句是七言,第二、三、四句为五言。尤,特指。此诗作于作者任参军期间,其时诗人已四十岁。
黄花:菊花。独怜秋:独自欣赏秋天的景色。怜,爱赏。
寒山: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县。倚石楼:倚靠在山上的楼阁。
伫望:久久地凝望。白云:这里指青山的云气。归洞壑:回归深密的山谷之中。沧洲:大泽。
影同雪色惟堪赏:影子和白色的雪一样,只值得欣赏。惟,只。
啸入春风不可留:呼啸之声随着春风而飘去,无法挽留。啸,长啸。风,春风。
一自:自从。参军:官名,指参军。吟欲绝:吟咏诗词到了极点。
疏钟:稀疏的钟声。明月:明亮的月光。夜光浮:夜光浮动。
【赏析】
这首七律写一位中年的文人观秋景而感怀人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孤独的情怀。
诗中描写了一个“独”人的形象,一个“独”处的环境,一个“独”情的境界,一个“独”意的心境。诗人面对秋景,有感于物之萧疏,人之寥落,遂发出“一自参军吟欲绝”的感叹。这种感叹,既包含着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感慨,也包含了对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淡泊之意。
全诗意境高洁,格调清雅,语言自然流畅,用笔简练而含蓄。诗人以“独怜秋”、“便放寒山倚石楼”等词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之情;以“伫望白云归洞壑”等词句,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以“影同雪色唯堪赏”,“啸入春风不可留”等词句,表达了自己的超然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小品,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与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