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梨花暗寺门,愁云冉冉滴寒原。
今年到地未盈尺,几日遮天长似昏。
近水无声空入涧,远峰不见却闻猿。
凄清共是此时节,犹忆匡山五里村。
十三元
万树梨花暗寺门,愁云冉冉滴寒原。
今年到地未盈尺,几日遮天长似昏。
近水无声空入涧,远峰不见却闻猿。
凄清共是此时节,犹忆匡山五里村。
译文:
在满树的梨花映衬下,寺院的门显得阴暗而宁静,仿佛被一层淡淡的愁绪笼罩。今年的雪花还没有飘落足够,但已经覆盖了大地,使得天空显得昏暗无光。
随着雪花不断落下,它们无声地落入山谷,只听见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虽然远处的山峰在雪花的掩映下变得难以辨认,但仍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猿猴叫声。
此刻的雪景显得格外凄凉而冷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雪似乎更加寒冷而持久。这种天气让人不禁想起了家乡的五里村,那里有温暖的房屋、亲切的人们和熟悉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万树梨花暗寺门”,以梨花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次句“愁云冉冉滴寒原”,则进一步描绘了雪花带来的寒冷和沉重的心情。第三句“今年到地未盈尺,几日遮天长似昏”则将雪花的厚重感推向极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雪花覆盖大地时那种压抑的感觉。
诗句转向自然景观的变化。“近水无声空入涧,远峰不见却闻猿”通过声音的对比,展现了雪花覆盖下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无声”和“闻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雪花的静谧,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凄清共是此时节,犹忆匡山五里村”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对家乡的怀念。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