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士重名教,上士慎幽独。
幽独吾自知,寤寐徒往复。
心一境乃空,观化成相续。
绝物岂不劳,讵更徇所欲。
醉者之堕车,不死焉足赎。
苦雾积寒林,微香泛石屋。
破衲深蒙头,不真亦不俗。
此士过华胥,风味似天竺。
不饮酒二十首
中士重名教,上士慎幽独。
幽独吾自知,寤寐徒往复。
心一境乃空,观化成相续。
绝物岂不劳,讵更徇所欲。
醉者之堕车,不死焉足赎。
苦雾积寒林,微香泛石屋。
破衲深蒙头,不真亦不俗。
此士过华胥,风味似天竺。
翻译:
这首诗是杜甫在《不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淡和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哲学思想。
注释:
- 中士重名教 - 中层人士重视名节、礼教。
- 上士慎幽独 - 上层人士谨慎独处。
- 心一境乃空 - 心境一旦纯净,就会变得虚空。
- 观化成相续 - 观察世间变化,形成连续的画面。
- 绝物岂不劳 - 摒弃外物,岂不是一种劳累。
- 讵更徇所欲 - 怎能再满足自己的欲望。
- 苦雾积寒林 - 浓密的烟雾像雾气一样聚集在寒冷的树林里。
- 微香泛石屋 - 细微的香气从石头房屋中散发出来。
- 破衲深蒙头 - 破旧的僧衣被深深地盖在头上。
- 此士过华胥 - 这个僧人就像过了华胥国一般。
- 风味似天竺 - 风格和天竺(印度)相似。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淡和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哲学思想。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在寺庙中度过的时光,展现了自己对宗教的信仰和内心的安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