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酒狂全减,抛书懒更成。
山深人事息,僧老道心平。
坐石分松影,横琴理涧声。
夜凉清不寐,披草月中行。
【注释】断掉酒,狂气全无;抛下书卷,懒得更读。
山深了,人事清静,心也平静;僧老道心平,指僧人修道之心不乱。
坐石上,看松树,分松影;横放琴弦,理奏涧水声。
夜凉月色清美,我睡不着觉,披衣走出门外去散步。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祝禧寺的幽静生活。
首联两句写“断酒”、“抛书”,表现了作者在祝禧寺中心境的变化:由狂而减,由懒而成。这两句是说,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烦扰,也没有官场的压力和名利的追求,所以才能有如此闲适的生活,能尽情饮酒、读书、听禅。
颔联两句写“山深”与“僧老”。前一句是说,由于山里太深,人迹罕至,所以人事清静,人心宁静;后一句是说,僧人们因年岁已大,修道之心已经淡泊,不再追求什么。这里的“息”字与“老”字相呼应,既写出了环境之清静,又写出了人物之心态。
颈联两句写景。第一句是写“坐石”,第二句是写“横琴”。这两句是说,坐在石头上,看着松树的影子,听着溪水的潺潺声。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幽静,而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
尾联两句写“夜凉”及“披草”。前一句是说,夜晚的凉意使月亮显得更加明亮;后一句是说,披着草席,月光之下漫步,感到十分惬意。这两句是说,虽然夜晚已经很凉爽,但诗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十分舒适。这既是对前面所写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前面所写的心情的进一步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