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巘隔尘氛,入山皆碧云。
清涧饮猿父,白石起羊群。
物华暄寒异,世界人天分。
将邀东方子,同会上元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山巘隔尘氛,入山皆碧云”两句写登山所见景色。首句写远望,“山巘”指山峰,“隔尘氛”即远离尘嚣;次句写近观,“清涧饮猿父”即清凉的山涧中有猿在饮水,“白石起羊群”即白色的石头上有许多羊在吃草。此二句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世界。

第三联是全诗的重点。“物华暄寒异”一句承上启下,“物华”是说山上万物,“暄寒”是说山上气温,“异”即不同。“世界人天分”是说天地万物与人都有区别。这里运用了“物我两忘”的艺术手法。

末联是全诗的总结。“将邀东方子,同会上元君”是说将要邀请东方朔,一起登上上元夫人所居的仙山。“将邀”,邀请;“东方子”,东方朔,西汉著名辞赋家、思想家、文学家,曾为皇帝讲学,后因言事获罪被免职回乡,家居著书,自称“太中大夫”。他一生多才多艺,能文善赋,幽默诙谐,常以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反问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看法。“上元夫人”是传说中黄帝的妻子,据说她居住在西王母的瑶台之上,与玉女相伴。这两句是诗人的遐想。

【答案】

译文:

山峰巍峨,把尘世隔绝于外;走进山里就见白云缭绕。

清凉的山涧中有猿猴在饮水,白色的石头上有羊群在吃草。

山中的万物与人间万物不同,这是由于天地的不同而造成的。

邀请东方朔一同登临上元夫人所居的仙山。

赏析:

《界山》作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任左拾遗。这首诗是作者游览界山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一联“山巘隔尘氛,入山皆碧云”。“山巘”,高峻的山峰;“尘氛”,尘埃雾气;“碧云”,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一句是说从山脚到山顶,到处都弥漫着如烟似雾的薄云。诗人通过视觉形象,描绘出一个洁净、幽静、美丽的境界,使人感到清新爽朗。第二联“清涧饮猿父,白石起羊群”。前一句写清涧之景,“清涧”即深谷中清澈的山涧;“饮猿父”;“猿”本是山林中的野生动物,性情凶猛;“饮”,即喝;“猿父”,指代猿猴;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深谷中,有一片清澈的水潭,水潭中有许多猿猴在那里饮水,它们仿佛在欣赏着清冽的泉水,也仿佛是在聆听着泉水潺潺的歌声。后一句写白石之景,“白石”,白色石头;“起”,出现;“羊群”,指代山羊;这句诗意为:在白石间,有一群山羊在那里觅食,它们在白石上嬉戏,在绿草间奔跑,其情其景令人陶醉。

第三联“物华暄寒异”,意思是万物繁茂与寒冷不同。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山中四季的分明和季节的变换。

末联“将邀东方子,同会上元君”。“东方子”指的是诗人的好朋友、好友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等,都是诗人的知己好友。“上元夫人”,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也是西王母的伴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将要邀请东方朔一起登上上元夫人居住的仙山。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意境深远。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追求艺术上的完美,但它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