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烟华地,狂歌得夜游。
山河横王气,水月弄清秋。
木落长干寺,云残太白楼。
共君须痛饮,沉醉傍沧洲。
诗句解释:
-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 - 这几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八月十三这个夜晚,与友人一同在城西泛舟至秦淮河的情景。
- 六代烟华地 - 六代指的是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的繁华之地。这里的“烟华”意指这些时代的辉煌与美丽。
- 狂歌得夜游 - 这里用“狂歌”形容饮酒时的放纵和豪迈,而“得夜游”则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畅快地游玩。
- 山河横王气 - “王气”是古代迷信中指帝王所在地的象征性气息,这里用以形容秦淮河畔的壮丽景色,仿佛是王权的体现。
- 水月弄清秋 - “水月”通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月光或水面上的倒影,而“弄清秋”则是描述秋天清晰的景象,这里可能暗含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木落长干寺 - “木落”指的是树木凋零,“长干寺”是南京的一个古老寺庙名。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深秋时节,寺庙周围的景象。
- 云残太白楼 - “太白楼”是位于南京市的一个古建筑,因唐代诗人李白曾居住于此而得名。“云残”表示云雾缭绕,暗示着楼阁的神秘与美丽。
- 共君须痛饮,沉醉傍沧洲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要尽情痛饮,以庆祝这种难得的欢乐时刻,同时希望在这片美丽的江边度过愉快的时光。
译文:
在那六朝遗留下的美丽地方,我们纵情高歌直到深夜才归。
山河间流淌着王权的气韵,水面上的月光也显得分外清晰。
随着木叶的落下,我们在长干寺前漫步;云端消散,我们来到了太白楼。
让我们一起痛饮,在这美丽的江畔沉醉,忘却世间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元素,如“六代烟华地”、“山河横王气”,以及具体的地点如“长干寺”、“太白楼”,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同时,诗人通过“狂歌”、“沉醉”等词语,传达了他们享受当下、释放激情的情感状态。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