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明如昼,沙溪见底清。
客疑灯下坐,舟向镜中行。
读易无昏字,看山辨远名。
只应归棹上,翻遣别怀生。
霜月明如昼,沙溪见底清。 客疑灯下坐,舟向镜中行。
读易无昏字,看山辨远名。 祇应归棹上,翻遣别怀生。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霜月明如昼:
- 解释: 月光明亮如白昼,通常形容夜晚的月光特别明亮,甚至能照见地面或物体。在这里,霜月可能意味着天气寒冷,霜花覆盖着月亮,使其显得更加明亮和清澈。
- 赏析: 此句以“霜月”为景,描绘了一个清冷而明亮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夜晚中的孤独和寂寞。
2. 客疑灯下坐:
- 解释: 客人怀疑自己在灯光下坐着,可能是一种错觉或者幻觉,使得人在夜晚的灯火中产生了错觉。这里通过“疑”字表达了客人内心的疑惑和不安感。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客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寂静和神秘,以及客人对这种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恐惧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场景的观察和感受。
3. 舟向镜中行:
- 解释: 船就像镜子一样在水中行驶,这里的“镜中行”形象地描绘了船在水中的倒影,使得船只看起来像是在镜面中移动。
- 赏析: 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场景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想象力。
4. 读易无昏字:
- 解释: 在阅读《周易》时,没有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词汇。
- 赏析: 这句强调了诗人在阅读古代经典时的顺畅和顺利,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5. 看山辨远名:
- 解释: 通过仔细观察山上的景色,可以分辨出远处山峰的名称。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细节的观察来体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感受和深刻理解。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能力,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6. 祇应归棹上:
- 解释: 这是最后一句,意味着所有的思绪都应该随着归船而去,表达一种归隐的决心。
- 赏析: 这句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或情感的一种总结,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它鼓励人们放下过去的困扰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