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程柱史,抱道迈时贤。
路绝青冥上,身摧白发前。
声名天地老,魂梦死生悬。
宿草芊芊远,空歌薤露篇。
【注释】
同榜中程良用侍御:程良,指程颢,北宋著名儒学家,曾任侍御史。侍御,官名,指监察官吏。二首:两首诗。
抱道迈时贤:抱着治国平天下的志向,超过同辈中的贤才。迈,超过。
路绝青冥上:指仕途不顺,已至极处。青冥,指天空。
身摧白发前:指人已衰老,头发都白了。摧,摧毁,衰败。
声名天地老:名声大噪,在天地间流传。声,名气。
魂梦死生悬:指死者的灵魂与活着的人生死相隔。魂,灵魂。
宿草芊芊远:指坟墓上的草长得很高,远望不到。
空歌薤露篇:指只留下《薤露》这样的挽歌来哀悼死者。薤露,古代的一种丧礼音乐。
【赏析】
此为作者悼念程颢之挽诗。程颢(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字伯淳,学者尊称明道先生,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河南陆丰人。他于熙宁二年进士擢第,历任几所学校教职,后任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等职。元丰八年卒于洛阳,年五十九,葬洛北。其学问以“识仁体”见长,尤精于“义理心性之学”。著有《周易解》、《春秋说》等。
程颢一生崇尚“孔颜乐处”,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虚”、“主敬”,反对佛、老思想,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和“仁”的思想学说,被宋神宗封为“允文允武”的守经术士。他的弟子有李侗、吕大钧、苏东坡等,对当时以至后世的哲学史和学术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苏轼曾称赞程颢:“今代诸公,如明道者盖无多见。”程颢与张载合称为“二程”,他们的学说对后来的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苏轼与程颢交往甚密,曾从程颢学《易》,又从他游学多年。苏轼曾多次为程颢作诗文。本诗就是他在程颢去世后所写。
首联点明题旨:诗人在同榜中与程颢结伴入仕,二人志趣相投。
颔联承上启下:诗人感慨自己因仕途受阻而未能施展抱负,如今只能眼看着同榜中的好友一步步走向衰老。
颈联承前启后:诗人叹惋自己的声名虽然很大,但是在朋友面前却显得渺小;朋友的魂魄在世间游荡,而自己在梦中与他相见。
尾联承上启下:诗人感叹自己只能对着坟墓上的草发呆,心中充满悲伤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