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城北古堂幽,十日春晴两度游。
山畔数亭俱可醉,林间孤涧亦销忧。
岩峦气色迎车发,草树风光绕郭浮。
况与群公陪胜践,岂输山简习池头。

连陪诸公柳山春游

湘州城北古堂幽,十日春晴两度游。

山畔数亭俱可醉,林间孤涧亦销忧。

岩峦气色迎车发,草树风光绕郭浮。

况与群公陪胜践,岂输山简习池头。

注释:

  1. 连陪:接连陪同。
  2. 两度:两次。
  3. 山畔数亭:《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所以此处以“山畔”指代春天的景色。
  4. 销忧:消除忧愁。
  5. 岩峦气色:形容山的气势和色彩。
  6. 草树风光:形容草木树木的景色。
  7. 陪胜践:陪伴着欣赏美景。
  8. 山简:晋朝诗人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司农陶侃之孙,有高洁的品格和诗才。他隐居在乡里,经常到野外去散步,并喜欢饮酒。后来担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便弃官而去,归隐田园。后人为了纪念他的高尚品质,将他归隐后的住处命名为“五柳先生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湘州城的古堂、春晴的景象、山畔的亭子和林间的孤涧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卷。
    首句“湘州城北古堂幽”,直接点出地点,即诗人所处的湘州城北的古老庭院。这个古老的庭院位于湘州城北,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诗人在此地游览,不禁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
    次句“十日春晴两度游”,描述了诗人在这十天里多次来到这个古堂游玩。春晴的日子让人心情愉快,诗人更是多次来到这里,充分显示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
    第三句“山畔数亭俱可醉”,描绘了山畔的几个亭子都足以让人陶醉。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酒,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第四句“林间孤涧亦销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林间的孤涧边也能找到消愁解闷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将忧愁全部抛诸脑后。
    第五、六两句“岩峦气色迎车发,草树风光绕郭浮”,进一步描绘了湘州城外的山水景色。岩峦的气色迎接着车子的到来,草木树木的景色环绕着城墙,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第七、八句“况与群公陪胜践,岂输山简习池头”,则是表达了诗人在这次春游中与群公一起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他们不仅陪伴着诗人一同游玩,而且更加超越了陶渊明的山水情怀。诗人用“岂输”一词,表达了自己与古人相比毫不逊色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通过对山川、树林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卷。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相比毫不逊色,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气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