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千壑泻漓川,日下孤帆出晓烟。
万里行踪始安岭,九秋晴望泬寥天。
江山故作殊方色,道路今酬逐客缘。
风洞星岩应可到,还家嬴取故人怜。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八月一日舟下漓江——第一句描绘了一幅漓江的美丽景色。云间千壑泻漓川,意思是云雾缭绕之中,漓江千山万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日下孤帆出晓烟,描述了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一艘孤帆在烟雾中驶出的景象。
万里行踪始安岭,九秋晴望泬寥天——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慨。万里行踪始安岭,意味着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了安宁之地。九秋晴望泬寥天,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空辽阔而明亮。
江山故作殊方色,道路今酬逐客缘——第三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江山故作殊方色,意味着家乡的山河景色与其他地方不同,有着独特的魅力。道路今酬逐客缘,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在外,如今得以返回故乡的感激之情。
风洞星岩应可到,还家嬴取故人怜——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风洞星岩应可到,意味着希望有一天能够到达传说中的风洞口和星岩山,领略那神秘而又美丽的风光。还家嬴取故人怜,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后,希望能够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关爱与怜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漓江、安岭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